难言岛位于东经163° 46.0、南纬74°54.7的南极大陆罗斯海,靠近岸边的维多利亚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我国将在罗斯海岸边的维多利亚地难言岛上新建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难言岛,是一个听起来十分“苦涩”的名字。传说曾经有几名极地探险家受困于此,度过了整整一个冬季,历经的磨难难以言表,因此而得名。
地形恩克斯堡岛也称“难言岛”,位于东经164度、南纬75度附近的南极罗斯海海域。恩克斯堡岛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梁,东侧为平地和丘陵,有3个常年积水的淡水湖泊。
特征难言之美——
人间仙境企鹅做伴
2014年12月26日,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到达难言岛附近海域,美如仙境般的难言岛给初次登岛的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实在太美了!蓝天、白云、碧海、雪山,从未见过如此纯净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人间仙境吧。”刚一上岛,面朝大海、背靠雪山的难言岛令考察队员古明良不禁发出感叹。
除了美景,岛上还有憨态可掬的南极精灵——企鹅作伴。在70平方公里的难言岛上,有一处企鹅聚集地,夏季数万只企鹅在这里孵蛋育子,每天都有很多企鹅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伴到考察队员工作的地方“巡视”。“它们好奇心很强,一点都不怕人,不时地走近看我们作业。”考察队员徐勇说,“只要与它们保持两三米以上的距离,企鹅不会攻击人类,反而还会主动靠近我们。”
我国拟于2015年年末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期间,在难言岛建设一个常年考察站。第29次、第30次南极考察期间对该地进行了选址和初步勘探,此次南极考察则要在岛上开展详细的地质勘察。就在这仙境般的难言岛上,13名考察队员开始了他们10天的难言岛之旅。
难言之险——石多风大 冰面复杂
然而,难言岛并不像初看上去那么美丽,岛上布满了冰川运动产生的大大小小的碎石。考察队员每天要徒步在岛上开展考察作业,稍不留神就会崴脚、摔跤。 “我们走路从来不敢向前看,只能朝下看,一公里距离的路程至少要走上20多分钟。”考察队员王家清说。
除了碎石,队员们最怕遇到的就是“不速之客”——风。难言岛常年有六七级大风,瞬时风力可达到8级以上。上岛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就刮起了七八级大风,人根本没办法站直,经常被风吹得摇摇晃晃。而且,光秃秃的海岛上没有能躲避和把扶的地方,队员们只能咬着牙迎着大风开展作业。夏季的难言岛冰雪融化很快,岛上除了雪山外,只有岸边覆盖着冰雪。虽然冰面不像碎石滩上那么容易崴脚,但这里同样危险重重。
来自天津中际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古明良负责预选码头的勘察建设,他主要在岸边进行作业。“刚上岛前两天,冰面很坚硬,特别滑,一不小心就摔得四仰八叉的。随着气温升高,雪融化得特别快,许多雪面看着很平整,一脚踩下去就深陷其中,而且还有很多冰面是伸出陆地的,稍不留神就有掉入海中的危险。”古明良说。
难言之苦——风餐露宿 昼夜拼搏
由于是在野外作业,队员们10天里住的都是“苹果屋”和利用仪器设备箱改装成的营房。简易的营房只是用发泡剂和棉被进行简单的处理,四面透风,队员们住在里面十分寒冷。他们紧紧蜷缩在睡袋里,头上戴着帽子,睡袋上面还要压盖一件棉衣才能御寒,睡不着的时候,伴着耳边下降风的呼啸,只有眼睛盯着“天花板”度过漫漫寒夜。
他们吃的是馒头和咸菜,喝的是瓶装矿泉水。由于淡水有限,每天刷一次牙已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了。很多队员都是头不梳脸不洗,用过的饭碗倒上开水喝下去,就算是刷碗了。为了节约水,他们在宿营地附近寻找融雪坑,融雪水用来熥馒头、洗漱,宝贵的融雪水缓解了淡水的匮乏。
时间紧,任务重,队员们每天早上8点睁开眼,简单吃口东西,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凌晨两三点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营区,很多人累得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在结束环评工作后,来自同济大学的陆志波一脸的疲惫却不忘幽默一下,向站在身边的企鹅说:“企鹅,快来帮我搬东西吧。”
维多利亚地新建站队队长、来自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韩惠军和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杨健,分别负责难言岛周边像片控制点测绘和环评工作,他们两次徒步野外作业,基本上走遍了整个难言岛。“他们第一次野外作业花了17个小时,第二次一个人用了25个小时、一个人用了27个小时。”王家清说,“他们两个人实在太不容易了,真的是用脚丈量了难言岛每一寸土地,作为队友看着他们那么辛苦很心疼。”
对于韩惠军和杨健来说,这40多个小时的野外作业一生难忘。“为了尽可能减少负重,我们每个人只带了3瓶矿泉水和一点干粮。道路比我们想象中难走,翻山越岭,腹地的碎石不似岸边圆滑,很多都非常锋利,脚两侧都磨出水泡。”韩惠军说,“最苦的是淡水带少了,我们找到一块冰山的冻冰融水,那是我一生中喝过最甘甜的水。”
饿了就嚼口馒头,渴了就喝口融水。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记录和拍摄,负责环评和动植物调查的杨健不知道相机里拍了多少张照片……“当时我都崩溃了,但任务必须完成,我们只能咬牙坚持着。”杨健告诉记者。
经历了27个小时的野外作业,回到营地后,杨健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扎进“苹果屋”倒头就睡。
“这是我经历过最艰苦的野外作业,全是眼泪啊,得要用盆接了,但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回忆起这段经历,杨健还不忘自我调侃一番。
难言之喜——发现锚地 硕果累累
虽然苦、虽然累,但看到所有既定的考察任务一个个顺利地完成,队员们内心满喜悦。短短10天,队员们完成了维多利亚地新建站地质勘查点22个,获取了维多利亚地区域平均海平面观测数据,确定了高程基准,并开展了GNSS参考站观测9天、难言岛周边像片控制点测量10点、难言岛D级大地控制网测量10点、重点区域1∶1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等作业,修复了2座自动气象站,完成了码头选址施工,布设了8个永久锚点,初步发现8种地衣,开展了码头建设区域海岸线及礁石分布、近岸水深分布、海底底质勘察及采集水样、测定噪声、收集土壤等工作。
此次维多利亚地地勘工作的一项重大发现是发现了一处锚地。考察队员陈正伟、陈金波、裴宁在开展重点区域水下地形测绘的过程中,测得距离岸边1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处十分适合做锚地的区域,那里水深达四五十米,利于“雪龙”船停船抛锚。
“在南极地区适合做锚地的区域是很少见的,这为我们新建站建设和未来卸货提供很大的便利。”“雪龙”船船长赵炎平说。
难言之情——兄弟情谊 终生难忘
10天,对于13名参与维多利亚地新建站地勘任务的队员们来说,是终生难忘的。4日晚,大部分队员撤离之际,眼睛都湿润了。来自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沈鸿涛说:“在这10天里,体验到了酸甜苦辣,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这里凝聚的兄弟情谊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韩惠军动情地说,没有“雪龙”船争分夺秒“抢”出来的6天时间,任务不可能按时完成;没有考察队上下的大力支持与坚强保障,任务不可能顺利完成;没有韩晓鹏、树来根、何中华3名第3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员的协助,以及全体队员的通力合作,任务不可能圆满完成……这份情谊难以言表、终身难忘。
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临时党委书记袁绍宏说,罗斯海维多利亚地难言岛附近有德国、韩国和意大利的考察站,向南300公里就是美国最大的南极科考站麦克默多站,可以看出这块地区很可能成为南极考察的热点区域之一,我国在这块区域建设一个常年考察站意义重大。此次维多利亚地新建站地勘任务是本次南极考察的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上站13名队员的任务,更是整个考察队的任务。“13名队员在难言岛上团结协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生动体现了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让人感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