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安

时间:2023-11-26 20:46:10编辑:莆田seo君
个人简介

郭小安,男,1980年12月生,江西遂川人,武汉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毕业,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2009-2013),现为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学者(终身制序列),新闻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青年教师科协副主席,主要研究政治传播、舆论学,兼任中国传播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公共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与传播符号学会常务理事、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特邀研究员、“金旗奖”评委、中山大学互联网与社会治理中心特邀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与信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等。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其中CSSCI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2项(2010、2018)。兼任《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武汉大学学报》《探索》等刊物组稿专家或审稿专家,担任《电子政务》刊物编委。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2011)、《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2015),参编(副主编)、参译其他著作3部,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2010、2015),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庆市发改委、市委统战部等其他课题12项。[1]

学术贡献

一、主持和参与课题

[1]

1.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时代共意性社会运动的媒介动员机制研究”(在研)

2.主持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及应对策略”(已结题)

3.主持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视觉修辞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公共事件治理的修辞逻辑与图像预警机制研究”

4.主持2014年重庆市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网络抗争的情感动员策略及应对”(在研)

5.主持2015年重庆市发改委研究课题“重庆市重大项目舆情预警及应对机制研究”(已结题)

6.主持2015年重庆市委统战部委托课题“新媒体从业人员重要人士的作用发挥研究”(已结题)

7.主持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一般项目“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叙事及动员方式”(已结题)

8.主持2014年度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人文通识课程互动教学方法研究”(在研)

9.主持2014年度重庆市研究生教改课题“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宏思维’的培养”(在研)

10.主持2014年重庆大学跨学科重大课题“中国网络抗争的情感动员机制研究”(在研)

12.主持2016年重庆大学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项目“中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指标体系及治理策略”(在研)

13.主持2018年重庆大学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项目“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图像传播与视觉修辞”(在研)[1]

二、学术著作

[1]

1.《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3万字)(独著),2011年5月。

2.《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0万字)(独著)2015年3月。

3.《新闻传播学研究所论丛1》,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副主编。

4.参编《解码网络舆情》,第七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5.参与美国学者乔纳森。卡恩所著的《预算与民主》的翻译工作,翻译文中第七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三、代表性论文

[1]

1.《舆论的公共性与公众性:生成、偏向及融合—一项思想史的梳理》,《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12期。(独著)(权威期刊)

2.《网络抗争中谣言的情感动员:策略与剧目》,

《国际新闻界》

,2013年第12期

(独著)(权威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3.《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边界的再思考》,

《国际新闻界》

,2015年第5期。

(独著)(权威期刊)

4.《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及共意动员》,《国际新闻界》

,2016年第11期。

(第一作者)(权威期刊)

5.《网络舆情联想叠加的基本模式及反思——基于相关案例的综合分析》,

《现代传播》

,2015年第3期,

(独著)(重要期刊)

6.《谣言、传播媒介与集体行动—对三起恐慌型谣言的案例分析》,

《现代传播》

,2013年第9期,

(第一作者)(重要期刊)

7.《媒介动员视角下“表演式抗争”的发生及仪式》,《现代传播》,2016年第5期。(第一作者)(重要期刊)

8.《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意愿——一项针对成、渝两地新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研究》,《新闻大学》,2016年第4期。(第一作者)(重要期刊)

9.《从运动式治理到行政吸纳:对网络意见领袖专项整治的政治学反思》,

《学海》

,2015年第5期

(独著)(重要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管理科学》全文转载,2015年第12期)

10.《第八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论坛综述》,《现代传播》,2015年第12期。(第一作者)(重要期刊)

11.《谣言心理的三个研究视角:理论整合与现实关照》,《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14年第18期)(第一作者)

12.《网络谣言的政治诱因:理论反思与中国经验》,《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3期(CSSSI)(独著)

13.《西方民主政治视野下大众媒介的功能异化及后果》,《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CSSSI)(独著)

14.《超越抑或拯救代议民主:网络民主价值辨析与合理定位》,《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4期。(CSSSI)(独著)

15.《网络谣言的自我净化:可能及限度》,《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一作者,(CSSSI)

16.《网络谣言的传播及治理》,《理论探索》,2014年第6期。(独著)(CSSSI)

17.《网络公共事件的谣言与情感动员—李刚门事件的再分析》,《文化研究》,2014年第18辑((CSSSI)(第一作者)

18.《网络民粹主义的三种叙事方式及反思》,《理论探索》,2015年第5期,第一作者,(CSSSI)

19.《“数据被遗忘权”实施困境与我国的应对策略》,《理论探索》,2016年第6期,第一作者,(CSSSI)

20.《网络民粹事件中的情感动员策略及效果—基于2002-2015年191起网络事件的内容分析》,《新闻界》,2016年第7期。(CSSSI扩展)(第一作者)

21.《网络热点议题联想叠加的过程及效果——以“女大学生失联”事件报道为例》,《电子政务》,2015年第8期。(CSSSI扩展)(第一作者)

21.《谣言定性与定量的再思考》,《情报杂志》2012年第10期,(CSSSI)(第一作者)

22.《优化网络条件下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理论探索》,2012年第6期。(独著)(CSSSI)

23.《谣言传播与社会心理—义和团运动时期谣言传播的心理学解读》,《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CSSSI)(独著)

24.《微信朋友圈会让我们更相信谣言吗?——试论微信谣言的三个传播特征》,《电子政务》(CSSSI扩展),2015年第2期。

25.《国外网络民主研究的现状及主要分歧》,《新视野》2011年第5期,(CSSSI)(第一作者)

26.《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辨析与指标设定》,《情报杂志》,2012年第2期,(CSSSI)(第一作者)

27.《网络民主热的冷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CSSSI)(独著)

28.《从政治传播学视角看网络舆论的结构性缺陷》,《电子政务》(CSSSI扩展),2012年第8期。

29.《信息化时代西方民主的自我反思、改革与启示》,《行政论坛》2011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文摘》2012年第3期转载(3000字以上)(CSSSI)(独著)

30.《网络民主的概念界定及辨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

政治学文摘

》2010年第3期转载(3000字以上)

31.《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CSSSI)(独著)

32.《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CSSSI)(独著)

33.《危机管理中有线广播功能的挖掘及实现》,《电子政务》,2014年第8期。(CSSSI扩展)(第一作者)

34.《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特征及动员逻辑》,《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CSSSI扩展)(第一作者)

35.《网络舆论:自由之花的苦涩果实》,《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9日。

36.《以中国民主理念推进政治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30日。

37.《你信或者不信,哪些飘来飘去的谣言》,《中国青年报》,2016年4月7日。

38.《谣言止于智者吗》,《中国青年报》,2016年4月20日。

39.《人们为什么更青睐坏消息》,《中国青年报》,2016年5月19日。

40.《反腐影响经济发展,你可知这奇葩观点的前世今生》,新华网,2015年3月12日。

41.《“层中层”的想象与行动:知识群体维权符号的抽象性与标出性》《新闻大学》,2018年第1期。(第一作者)(重要期刊)

42.《社会抗争中理性与情感的选择方式及动员效果—基于十年120起事件文本的统计分析(2007-2016)》,《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1期(独著)(权威期刊)

43.《新媒体从业者的媒介赋权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一项针对成渝两地新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研究》,《现代传播》,2017年第2期,(第二作者)(重要期刊)

44.《关于被遗忘权法律性质的再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与博士生合著),(重要期刊)

45.新闻框架与社会运动框架:两种研究视角的整合与对话》,《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CSSSI)《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2017年第11期)

46.《君子慎独,更应慎群?—再论《乌合之众》的社会政治意义及争议》,《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年春夏卷(独著)(CSSSI)

四、主要获奖

[1]

1.专著《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获第九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

2.博士论文《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基于媒介与民主的关系视角》获2010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3.获2017年重庆大学“唐立新优秀奖教金”科研三等奖

4.论文《理性与情感的权变策略:底层抗争动员的另一种解释框架》获2015年中国网络与新媒体年会最佳优秀论文奖。

5.论文《从行政吸纳到运动式治理—一项对网络意见领袖专项整治的反思》获重庆市政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6.获“2014—2015年重庆大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7.2016年被评为《情报杂志》“年度优秀作者”

8.2012年第三届华中科技大学我最喜爱的导师—“师表奖”

9.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

五、学术兼职

[1]

1.重庆大学青年教师科协副主席

2.中国舆论学研究委员会(CPOC)常务理事

3.中国公共关系学会(PRSC)常务理事

4.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特聘研究员

5.“金旗奖”2016最具公众影响力公共关系事件评选活动评审专家

6.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与信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7.全国网络舆情技能水平考试中心专家委员

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特聘组稿专家兼审稿专家

9.《国际新闻界》特邀审稿专家

11.《探索》特邀审稿专家

12、《电子政务》等刊物编委

上一篇:自然光源有哪些

下一篇:徐兆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