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波

时间:2023-11-26 00:49:54编辑:莆田seo君
简介:

本日山

据历史记载,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就在工布地区就非常盛行,这里是本教的发源地之一。

本日山有中央桑瓦央佐、东方达隆洞、北罗刹洞、西夏德山洞、南太阳洞五大修行处。本日范围内的寺庙有世间神母寺、达宰雍仲林寺、魏普寺、达则寺、加日寺、综羌寺、更巴当寺、雍更寺、古秀寺、森莫塔杂寺、杰举帮日寺、拉日江托寺、达隆修行处,本日佛学院等。该地还有大证士们曾经在岩石上留下的脚印、手印以及自然形成的各种形状等无数神奇现象。

本日山

该山具有广阔的森林、优美的风景、优良的习俗,具有加持的神水、美丽羽毛的鸟类以及各种动物。此外还有各种树类以及空行母顶发,如代表着神魔黑白二骰子的世界柏树之王达拉柏树以及六身柏树也生长在这里。这里是雅隆藏布江、尼洋河等许多著名大河的源头。此地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至今仍保持着原样,与其他藏区大为不同。

根据雍仲本教史料所言:幸饶弥沃如来佛祖住世时在吐蕃地区势力最强大的邦国为共波王共杰嘎波,共波本日神山就位于该邦的管辖境内。当时辛家的七匹骏马被魔王恰巴盗到共波地区,藏在公波王宫里。幸饶弥沃如来佛祖一方面为了度化吐蕃众生以及弘扬正法,另一方面为了寻回骏马来到该地。刚开始共波王不尊敬佛祖,以军队对抗之,佛祖用真实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将工波王及其眷属度化,让一切仇恨融化于大自然胸怀。为了消除自己的罪过,共波王在佛祖座前忏悔,成为佛的首要弟子。王将自己的小女工萨楚姜献给佛祖,佛祖与其生一子,名为共擦旺丹。由此产生恰巴这一事对藏族有利益之说法。

地理环境:

本日神山位于林芝县驻地普拢的东南方,雅鲁藏布江北侧。虽高耸入云,但没有一座十分突出的山峰,而是由一组山峦攒聚在一起,总是云山雾罩,即使身在山中也难识苯日真面目。这里森林密布,四季鲜花不绝,景色各异。

上面还有吐蕃第一代赞普降凡处,拉日强脱。相传聂赤赞普自天上降凡之处,及被雅砻人发现之后背去雅砻,当雅砻部落的首领,建起了西藏第一个宫殿;雍布拉康。

著名的本日神山被林芝县政府列为“县级文化生态试验保护区”,并将申报为“地区级文化生态试验保护区”。标志着这座本教著名的神山,越来越被国家和政府所重视,其在环境生态保护、文化传统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将得到大力的支持。

宗教习俗:

本日山

本日山是本教的神山。相传,雍仲本教的创始人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就曾在本日山修行并得道。传说莲花生到达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的交汇处时,依靠法力调来狂风,试图吹倒全部村庄和树木。阿穷杰博则用巨石压住树木,免除了灾难。如今该地区的树梢仍是歪的,据说就是当年斗法的后果。接着,两人又在本日山脚下的古鲁(意为莲花生)村斗法,莲花生意图将本日山推入尼洋河,但被阿穷杰博成功阻拦,阿穷杰博则被视为保护神山的英雄。

至今,当地本教信徒在本日山上仍崇拜大石、神鸟和天梯。天梯是立在山上的一棵大树,因常年雾气缭绕,故似乎高入云端,是本教传说中的宇宙通天树。早夭的儿童被装入箱子中葬在该树的分杈间,这样可使其灵魂升天。该树上挂满了各色经幡及祭品。在山腰茂密的森林之中,历史久远的本教古寺中供奉着本教教主辛饶米沃,该寺每隔12年举行一次大型宗教活动,即“娘布拉索”节,其规模之大,善男信女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在全区实属罕见。每年“萨嘎达瓦节”本教信众都要逆时针围绕神山转经。

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的“萨嘎达瓦节”时,本教信徒会逆时针围绕本日山转经,当地民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去转山。藏历八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贡布地区的本教徒及农牧民会到本日山转经两天。

每逢藏历马年,西藏安多、嘉黎、康区、后藏、阿里等地来的本波教徒及农牧民,在八月集合在摩崖碑前举办“招福敬神”盛会,并且围绕环山的七座雍仲本教寺院举办“马年大转经”。

在摩崖碑两侧的石堆中有一块赭色的巨石,名叫“甲琼”(意为“大鹏”),为转经时膜拜的圣石。大转经即由此巨石出发,最后再回到这里。转山一圈为35公里,步行需一天一夜,有些老人可以在一个月内转山10多圈。本教徒传说,转一圈可净一生罪孽,转十一圈可免下地狱,转一百零一圈可成佛。

转山的圈数只能为单数,否则便是“忤逆之徒”。印度佛教转山、转经的方向为顺时针,而贡布人转本日山则是逆时针,转经轮也是逆时针而转动。这时按照佛号“

”雍仲万字的转法(左转),与印度佛教有所区别。

传说远古时候,有两位喇嘛,一位属于印度佛教,一位属于象雄雍仲本波佛教,他们各带一个徒弟,分别转山七天后,按“逆时针”方向转山的雍仲本教喇嘛及徒弟都回到了原地,而按“顺时针”方向转山的印度佛教喇嘛及徒弟则死在覆盖积雪的山谷中。由此人们相信,转本日山只能沿着“逆时针”的方向。

藏族拜鹰节:

距西藏林芝县城6公里左右有座闻名全藏的山,它就是苯日神山。本日山的山腰上有座本教寺庙,叫色迦更钦寺,这寺相传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是本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这个寺每年藏历四月三十日都要过一个传统的节日--藏族拜鹰节。

据说色迦更钦寺建于公元757年前后,那时前来朝拜的僧俗人等络绎不绝,但到了1330年左右,它已失去了往日那香火兴盛的场面,不仅信教群众来的少了,就连以前庙里的喇嘛僧人也因多种原因离寺而去。整个寺庙荒凉萧瑟,毫无生气。

一名叫多增 日巴珠色(第九代生根活佛)的雍仲本教喇嘛为寻求各种门派的真经,访遍了整个西藏本教寺院及各门派,打算撰写本教的经书。多增日巴珠色从8岁开始就被认定为活佛,13岁就开始钻研本教,收集和撰写过本教的经书。这年他路经色迦更钦寺,看到这荒凉的景象,想着本教将会隐逝,痛心不已。他决心拯救该寺,建章立制,要把所学的本教的学问在这里弘扬,让寺庙恢复往昔的辉煌。他把想法告诉寺内的僧人们,大家一致赞同,很快一切活动都紧张有序地展开了。

活佛的想法还没有完全实现,一场大病夺走了多增日巴珠我色的生命,临终前,他把寺内的所有僧人叫到病榻前说:“我去世后,寺庙的事按我的想法办,我就不再转世了,一年以后我会变成100只鹰回来看看你们,看看寺庙,并且以后年年来。”这天是藏历四月三十日。

翌年的藏历四月三十日那天,100只大鹰果然绕本日山的东面(色迦更钦寺的北侧)飞来。围绕寺庙飞了3圈,之后就向寺庙的西南方向飞去。年复一年,岁岁如此。人们怀念和感激多增日巴珠色,并把藏历四月三十日这一天定为纪念日。

每逢这一天,居住在周围的村民们,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寺庙,跳起欢快的“切巴(工布)”舞。人们还进行擂台赛,迎接百鹰的到来,祈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最后向百鹰诉说寺庙的情形。之后,全体绕寺转3圈。据说这一天如果天气好,本教的忠实信徒们就能见到翱翔的百鹰。

时光飞逝,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拜鹰为神,并定藏历四月三十日为藏族拜鹰节。

本教寺院:

林芝古秀寺

西藏和平解放前,环绕林芝县境内的本教神山

本日山

建有雍仲本教寺院八座,即、达则寺、古秀寺、衮钦寺、滚巴颠巴寺、嘉黎寺、大卓萨寺、宗琼丹寺、羊滚寺。其他藏传佛教寺院也有不少。如今,本日山周围保存完好的寺庙有5座,即古秀寺、吉日寺、大卓萨寺、达则寺、色迦棍钦寺,均属雍仲本教。达则寺曾为西藏本教第二大寺。本日山摩崖碑:

本日山

本日山摩崖碑位于本日山北麓崖石面上,在林芝县米瑞乡达域龙增村西南300米处。该碑坐北朝南,面向雅鲁藏布江。该碑正前方几十米处有一块青石,称为“嘉萨”(意为“汉妃”),背对本日山主峰,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吐蕃贡布摩崖碑是吐蕃王朝时期的古藏文碑刻,碑文为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和其属部首领贡布莽布支会盟的誓文,刻于8世纪末。碑文讲述了吐蕃赞普和贡布首领出自同源,始祖聂赤赞普为“吉祥六上帝之子”,在神人未分之世,入主人间(这同敦煌古藏文手卷的记载相同,以说明吐蕃王室来源自地方土著),后来传至赤贡赞普之二子,一支成为吐蕃赞普的祖先,另一支成为贡布首领的祖先(这同后世史籍的记载相同),贡布莽布支为吐蕃王室之近亲。

摩崖碑体现了“贡布莽布支”(“贡布”指贡布地区,即今工布江达县、林芝县、米林县,“莽布支”意为“诸侯”)对贡布地区的统治权,肯定了其对奴隶、牧场、农田的排他占有,及尊重信仰仪轨,反映了象雄雍仲本教势力在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留下来的实力。

摩崖碑正前方为青石台“嘉萨”(意为“汉妃”)。达域龙增村又被当地民众称作“汉妃姐姐之家”。有关“汉妃”的传说有不同版本,“汉妃”通常指文成公主,也有的指金城公主。其中关于文成公主的传说如下:

汉妃公主来到域龙滞留已过三年,

她带来的黑白五谷播种已过三年,

三年过后才拜识赞普的御貌真颜,

三年过后才消受公主的温柔蜜甜。

关于金城公主的传说如下:

汉妃公主行至达域龙增歇息,

丑陋的乌鸦向她讲说了谎言诓语,

公主停留下来度过了哀痛的三年,

神鸟大鹏这才飞来叙述了真情实事:

“公主请往拉萨再莫要愁苦伤悲,

你去了可以见到赞普健康的御体;

公主请往拉萨再莫要停留在此地,

人们将赶着百匹骏马前来欢迎你,

人们将献上百条哈达前来迎接你,

载歌载舞的百伎美女也会前来迎接你,

我已经赐福给你吉祥如意。”

汉妃公主登上了宝座松石椅,

簇拥着她的是幸福圆满的五彩大旗。

上一篇:桐君阁

下一篇:橡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