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仪家祖居大清河畔的西码头村,祖父陈怗(率继草)受少司浓荫,(受陈仪伯祖、户部侍郎陈协之荫),奉诏迁居文安镇西关,然未仕早卒。父亲陈良瑛(字孟修)接荫,却不愿以荫受官,时称“隐德君子”。他为人聪敏,淡于名利,忠厚过人,被诬为“冒荫”而不辨一字,家业殆尽却与人无争,仅借三格贮书以自慰。母亲姜氏,系中丞奏壁(本县人,官至郧阳巡抚)之女,知书达理,敦厚贤惠。
人物生平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秋天,对岁的陈仪参加了乡试,一举荣列入府第。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至此崭露头角。
陈仪中举之后,并未求人提携出仕为官,而是更加发奋苦读,深造著述,一心想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取得进立功名,便多次参加会试,却都榜上无名。
科举的失利,父母年事的增高,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家境愈加困顿不堪。陈仪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奔命,不得不面对现实而冷静地思考人生。这时,他有生活的烦恼,更有理想的追求;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更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02年),他有幸应知县杨朝麟邀,参加了重修《文安县志》的工作,对历来文安一带的河渠利害,治理方略等情况得到了进一步了解。
嗣后,他仍然跋涉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父母的教养、师友的赞誉、名士的推重,使他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白天为生活奔波,晚上就焚膏继文,卒夜苦读。这样兀兀穷年,锲而不舍,终于成为出人头地的饱学之士。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春天, 46岁的陈仪在会试中得中,继而殿试又金榜题名。
在确定陈仪的位次上,主考官潘颖川与大学士琐龄发生了争执,潘推荐陈仪为第一名,王主张陈仪为第二名。可不知怎的,发榜时陈仪却排在第十八名。
陈仪考中进土后,转为翰林院庶吉土。他破例入庶常馆学习三年。当时的教习是礼部尚书蔡升元。蔡教习在授课时,发现陈仪才华横溢,也把他当作第一名进士看待。
当时,蜚声文坛的方苞偶得陈仪一篇文稿,阅后惊喜地说:“真乃北方的名士啊。’再阅又说:“确实名不虚传啊。’三阅之后,他腾地站起来,赞叹道:“奇才呀,世人不可企及。’便立即前往拜见陈仪,说道:“今再见先兄,如百川高镜。’于是结为至交。
一时间,素有名望的何义门、唐赤子、黄昆围、任香谷、邹太和等人争相与陈仪结交,而陈仪与同榜李纲、潘南关系挚密。
陈仪在庶常馆学习期满,又经殿试,成绩优异,授官翰林院编修,撰修三朝国史,正式步入仕途。便迎养父母,迁居京城。
入仕之后,他讲读经史,馆课上人,撰修国史,著书立说,文名丕振,蜚声朝野。时人有“太史文章光北阔”之誉。
在文安水乡的长期生活过程中,陈仪深受洪涝之苦,他早有消除水患、济世救民之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事的增高,他这各种心情愈加殷切了。为此,他在研究古文的同时,深入研究了历代关于河渠、地理方面的文献,汲取了前代水利家的治水经验。并趋20年来游于津门谋生的机会,乘一叶扁舟,频繁往返,细心观察了海河流域的地理形势和各个河道的来龙去脉。再结合文献悉;已研究,认真考察。从而使他对直隶(河北省)诸河道的“脉络贯注及近徒壅决之由,硫渝浚导之法,若烛照数计。”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秋天,直隶诸河泛滥,积潦遍野,“被水者七十余州县”。清世宗命怡亲王允祥同朱武浚治。怡亲王想找一个熟悉地理、善于治水的人协助,未找便推荐了陈仪。
不久,怡亲王在直庐接见了陈仪。在亲王的连续询问下,引出了陈仪关于治水营田方略的精辟见解。
“治河应当先从哪儿入手?”
“朱子(朱熹)云治河先从低处下手。天津为古渤海逆河之会,百川归海之处。今南北二运河,东西两淀盛涨,争趋于三岔口,加之海潮涌来,泅旋撞击,运河、涟水难以宣泄,因而导致上游泛滥成灾。要治河,不如先开宽达海之四,要开宽海口,不如先减少人口之水,人口之水减,就等于达海之口增宽。这样,北永定、南子牙、中七十二治,才能沛然入三岔口东注。”
“那么,怎样减少入海口之水,变害为利呢?”
“水,聚则为害,分则为利;变则为害,疏则为利。消除水害的方法,就是扩大狭隘之处,分减盈溢之水,疏通阻塞之所,统摄漫际之流。在田里探掘无数沟渠,直通河流,一河之水分散到百沟,一沟之水散布到千亩,这样一分散,水恐怕不够用呢,怎么还担册心它有害呢!南方人争水如金,北方人畏水如仇,就是会不会用水的缘故。我们用田里的沟渠分水,进行灌溉,就会减少入海口之水,就会变水害为水利。”
‘海地和洼地应该怎样用水呢?”
“用水应根据地势、水位高低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水高于地,开沟灌溉;水与地平,变土提高水位灌溉;水低于地,用水车升高水位灌溉。筑上抢以防雨水积聚,建闸洞以备蓄积、排泄。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应该统筹安排,以十年为期,随时修补。这样,粳稻与寂粟就都会获得丰收。”
“好,那么高洼不等的田地如何防止旱涝?”
“首先要因地制宜,高田种寂粟,洼田种粳稻。北方一般冬春多旱少雨,五、六月间常淫雨连绵,可雨过多便成为高田之害。初夏就应该借助河水或泉水育好稻秧,到插秧时正值雨季,洼田里的粳稻就不会干旱了。另外,种寂粟的高田郊果雨量过多,可向稻田泄水,也不必担心沥涝了。这其实是营田的捷径。”
陈仪精辟的见解不时地博得怡亲王的赞叹,他简直不敢相信,一介书生竟有如此高见。
第二年春天,57岁的陈仪终于如愿以偿,他随怡亲王、朱域巡视治理直隶水利,并以怡亲王为主设立了水利管田府。当时,治水过程中的一切教令、章奏均出自陈仪之手。
接着,亲王向朝廷举荐,命陈仪为翰林院传讲署天津同知。后又转为侍读,升庶子,继任天津同知。
在这以后的治水营田实践中,陈仪始终按照由自己的;已血凝结而成的见解、方略,进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上面提到的四种消除水害的方法,他都结合实际情况奏请怡亲王进行了实施。
雍正八年(公元 1730年),陈仪升为侍讲学土。当时,朝廷议定设营田观察使二员,分辖京东、西,以督率州县。皇帝嘉赏陈仪在天津治水营田的业绩,便命他以金都御史官充任京东营田观察使,仍驻天津。
就在这一年,怡亲王下世,水利营田府解散。一时间浮议四起,有些地方官吏无所顾忌,声称营田治水多此一举。陈仪力排众议,继续主持京东一带水利,跋涉在艰难的道路上。
南运河长屯堤,地属静海。某官吏玩弄法令条文行奸作弊,长期以来,年年调集霸州、文安、大城的民工协修。协修民工携带粮食,行程百里,叫苦连天。陈仪曾先后四次查问此事,均无答复。雍正九年,陈仪又极力向新任直隶河督沈廷正申述,终于解除了这三个州县的劳役。
从东安(今安次区)、永清至文安胜芳(今属霸州市)淀,均受永定河水患,数百里沙积泥淤,凋蔽不堪。陈仪兴修水利,教大家栽蒲插苇,植莲种稻,织席捕鱼。这一带的农民日益富裕起来。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夏天,京北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数以万计的田园、房屋为洪水吞没。陈仪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冒“侵官”之罪,向皇帝流奏灾情。皇帝下诏筹措赈济,命陈仪掌管此事。陈仪奉命四处奔走,八方求援,千方百计筹集钱粮。共赈济灾民34万7千多人。
雍正十二年,陈仪转为侍读学士。不久罢观察使,还京师。
这一年前后,他还应邀协助李卫等人纂修《销铺通志》,把自己多年来关于直隶河渠治水方面的实践经验写进《银铺通志》中。
八年多来,陈仪的足迹遍及直隶各地。他惨淡经营费尽;动力,治水营田,政绩卓著。直隶大小七十多条河流,由他勘定的就有十之六七。当时人们这样评价说:“燕赵堵水,条分缕析,前有哪道元,后有郭守敬,公(指陈仪)实兼之。”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陈仪因嘱托门生为贫困的故友之子谋求生计而被人攻计,降为鸿肿寺少卿,便请告老还乡。乾隆七年(公元 1742年)卒,享年73岁。
出版著作应邀协助李卫等人纂修《销铺通志》
人物评价陈仪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似文会友,识多闻广。他致力于古文辞,更讲求济世之务,“于礼乐、制度、盐法、河防,莫不考究其得失。”不满20岁,象经史子集、嫌洛关闽、天文、地志、河渠、乐律、兵刑钱谷等,他都精熟于心,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