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曾建第六台站名“雅勒博克托”,属西布特哈。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清铁路建博克图火车站。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布特哈右翼旗驻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建博克图努图克。
1950年1月,属喜桂图旗。
1957年10月,设博克图镇。
1969年8月,随喜桂图旗划归黑龙江省。
1979年7月,随喜桂图旗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撤喜桂图旗,设牙克石市,属牙克石市。
1984年9月,析东南大部地域置巴林镇。
2006年6月,巴林镇改巴林办事处,辖区归博克图镇。
博克图镇
行政区划2011年,博克图镇下辖4个社区、2个行政村:巴新、巴强、博南、博铁,二道河子、沟口;下设243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博克图镇下辖4个社区、5个行政村:博南社区、博铁社区、巴新社区、巴强社区,沟口村、二道河子村、雅鲁村、旗山村、合作村。
驻在单位有:伊图里河林业局温河生态功能区管理处(处级)、巴林林业局博克图林场(科级)。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博克图镇地处牙克石市东南部,东与阿荣旗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毗邻,南与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相接,西与绰河源镇接壤,北与免渡河镇交界,行政区域面积39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博克图镇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多山,平均海拔800米。境内最高峰位于大兴安岭主脊,主峰海拔1369米;最低点位于雅鲁河流域南侧约8千米处,海拔402米。
气候博克图镇年多年平均气温-1.0℃。平均日照时数为2635.6小时。无霜期年平均102天。年平均降水量474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
水文博克图镇境内河道属嫩江流域,流域面积19110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雅鲁河,总长388.2千米;平均流量13.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407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25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4.21亿立方米。
自然灾害博克图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霜冻、冰雹、地震等。洪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7月26—29日,期间累计降雨达58.5毫米,由于前期连续降雨,河水暴涨,雅鲁河堤坝两处决口达530余延长米。耕地受灾面积2.2万亩,成灾面积1.32万亩,受灾居民1800人,成灾人口900人。8月中旬,连降大雨,发生洪涝灾害。全镇耕地绝产1.7万亩,其余500亩减产9成以上,草场过水面积达5.7万亩,农牧业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733.5万元,博林铁路中断运行时间478小时。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博克图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褐铁矿、金、铜、钼、硅石、珍珠岩、花岗岩、硅石矿、明矾石矿、流铁、沸石、水晶、云舟、萤石等。其中砂金矿位于二道河子村偏西8千米处,巴林铜锌矿为一矽卡岩型铜锌矿床,已探明为C+D级金属储量,锌储量35000吨,铜储量1401吨,伴生银储量15.68吨。已经开发的有褐铁矿,位于博林线33千米车站西南7.5千米处,矿区面积2940平方米,地质储量56万吨,可采量34万吨,年产量1万吨。
动物资源博克图镇有30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狍子、棕熊、驼鹿、狼、猞猁、狐狸、紫貂、雪兔、银鼠、榛鸡、金雕、赤麻鸭、兴安鸳鸯等16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禽异兽。
植物资源博克图镇有麝香、鹿茸、黄芪、掌参、桔梗、金莲花、水飞蓟等名贵药材,还有可食用的蘑菇、木耳、猴头、金针菜、蕨菜、柳蒿芽、四叶菜等野生植物3000余种,其中有经济价值可深加工的无污染木本和草本植物200余种。
人口民族2011年,博克图镇总人口26705人。总人口中,男性13397人,占50.17%;女性13308人,占49.83%;18岁以下3230人,占12.10%;18—35岁5592人,占20.94%;35—60岁13365人,占50.05%;60岁以上4518人,占16.91%。总人口中,以汉族族为主,达25222人,占94.45%;有蒙古、满、回、俄罗斯、达斡尔、朝鲜等18个少数民族,共1483人,占5.55%。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满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55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7.42%。2011年,人口出生率3.48‰,人口死亡率6.03‰,人口自然增长率-2.5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人。
2017年末,博克图镇常住人口为19406人。
截至2018年末,博克图镇户籍人口有22697人。
博克图镇
经济博克图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铁路博林线与滨洲线在此交汇,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因岭高坡陡,上下行列车经由此站必停车增加补给加挂机头。大兴安岭铁路隧道横贯在川岭工区与兴安岭车站之间列车在螺旋形铁路上缓缓盘旋而上,山林景色尽收眼底。
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历史上曾为“驿站”,而今成为牙克石市与外界沟通的“门户”,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通道。尤其是新改建的二级油面公路。301国道由东向西穿越镇区,博扎公路2003年开工建设,为招商引资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011年,博克图镇财政总收入512万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税收6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97元。
2018年,博克图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第一产业2011年,博克图镇有耕地面积3.6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4.74万亩,林地面积431.99万亩。农业总产值从1985年的209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60万元,2011年达到10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20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等。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6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12头,年末存栏412头;羊饲养量4156只,年末存栏3260只;牛饲养量19920头,年末存栏17600头;家禽饲养量16000羽,2011年,生产肉类1500吨,其中猪肉200吨,牛肉700吨,羊肉600吨;禽蛋190吨,鲜奶1200吨;畜牧业总产值167亿元。
截至2011年末,博克图镇累计造林50万亩,其中防护林50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7万株,林木覆盖率76.5%,活立木蓄积量1141.13万立方米。2011年,农业机械334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马铃薯制品、豆制品、粉条等。
第二产业2011年,博克图镇有豆制品加工企业70多家,乳制品加工企业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多万元。马铃薯加工企业1家,年加工马铃薯1.7万吨,生产淀粉1400吨。
第三产业2011年,博克图镇有个体工商业户664户,从业人员2624人。
金融业
2011年末,博克图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27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8951万元。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92.4万元,比上年增长15.6%。
社会博克图镇的经济以牧业为主,工农业综合发展。镇内通信设施完备,商业网点密布,各项服务一应俱全。原驻军“守备五师”遗留完好的多达十几万平方米的营房现空闲近5万平方米可开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备的服务功能,使博克图成为招商引资谋求跨越式发展的首选地区。同时在“塞外苏杭”扎兰屯与“中国森林之都”牙克石这条旅游线上,博克图地处中心地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冬季滑雪、夏季观光,令人流连忘返,是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教育2010末年,博克图镇有小学4所,在校生519人,专任教师2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64人,专任教师12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2011年末,博克图镇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个,藏书35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0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人。2011年末,篮球场7处,田径运动场5处,门球场地2处,各种文体活动室12个。
医疗卫生2011年末,博克图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个;病床1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8张。专业卫生人员135人。2011年,博克图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1.23/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134人,参合率60%;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0、0。
社会保障2011年,博克图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96户,人数2369人,支出488.38万元,比上年增长8.38%,月人均171元,比上年增长6.9%;城市医疗救助7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4户,人数145人,支出3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人,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11.99%;农村医疗救助10人次。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082人,紧急转移安置28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4315亩,倒塌房屋18间,直接经济损失702万元,救灾支出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364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26人,比上年末增长99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438人,比上年末增加212人。参加失业保险45人。
交通博克图镇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连接呼伦贝尔草原和松嫩平原的锁钥咽喉。301国道和232国道在这里交汇,滨洲铁路更是这座边陲小镇的骨骼。[2]
2011年,博克图镇有铁路滨洲线过境,境内长86.3千米,设博克图、巴林雅鲁、沟口、沙力、喇嘛山、新南沟、兴安岭、上沙力、吉祥峰、旗山、紫沟等12个车站,通往哈尔滨、满洲里。博克图站为三等站,日均有22列客车停靠,其中快车有K277/K278次、K7057/K7058次、K7091/K7092次、K7055/K7056次。日客运量928人次。年货运吞吐量3.4万吨。有301国道过境,境内长38千米。
文化驻军文化1969年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后,沈阳军区为了加强中苏中蒙边境地区的防御守备力量新组建了守备4、5、6师,分别归3个省军区领导指挥,守备五师(番号:81672部队)驻防博克图镇。守备五师担负满洲里方向守备任务,师部由64军抽调人员组建,守备13、14、15团分别由黑龙江省军区独立2师步兵6团、10团和沈阳军区骑兵团依次改编,炮兵团由军区炮兵组建。1980年10月增建师坦克团。1981年11月改归白城守备区领导指挥。1985年10月转隶23集团军。1991年4月缩编为旅,划归赤峰守备区。1992年10月撤消番号。
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12月9日,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博克图镇西沟经济合作管理委员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旅游景点内蒙古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级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博克图镇巴林地区,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东麓,在滨洲铁路线巴林火车站北部,公园总面积9379公顷。以大小28座构造奇特的石峰组成。主峰远看似一诵经喇嘛面壁而坐,因而得名喇嘛山。喇嘛山、雅鲁河漂流、苗圃生态园、保安寺与白塔构成了巴林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整体。
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博克图镇巴林地区,地处大兴安岭中段的东南坡、雅鲁河的上游,属于巴林林业局施业区范围。由雅鲁河干流、雅鲁河主要支流及河岸周边的湿地和林地共同组成,总面积22871.25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21442.27公顷,湿地率93.75%。共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个功能区。是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科研与科普宣教、湿地生态休闲体验、湿地文化展示、湿地保护与管理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博克图镇
获得荣誉2019年1月,博克图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