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分社成立当天,即以“新华社山东分社”电头播发了《八路军破袭 敌伪皆望风披靡》、《清河区广大青年涌上抗日哨岗》、《泰山区实行统一支差办法》等六篇消息。在战事频繁、通讯简陋、人员偏紧的条件下,新华社山东分社与在延安的新华总社建立了正式呼号,负责向新华总社传送有关山东的新闻稿件,将党中央、毛主席的重要指示迅速传至山东抗战前线;同时,直接为我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及时准确决策提供可靠讯息;充分发挥了其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职责,起到了宣传群众、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桥梁纽带作用。1945年8月14日,新华社山东分社播发电讯稿件,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成立。
几十年来,新华社山东分社的报道始终把当好党的耳目喉舌、为人民鼓与呼作为自己的使命,不管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都生动真实地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山东分社记者不畏艰辛,舍生忘死,通过一篇篇报道,宣传党的政策,鼓舞人民群众,打击敌人气焰。尤其是对孟良崮战役、山东人民支前、刘邓大军渡黄河、鲁西大捷、解放济南等重大事件,山东分社采写了大量报道,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其间,山东分社先后有10多位同志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深情地指出,战争年代表现出色的山东分社及华东总分社,成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的摇篮。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分社报道更是进入黄金期。全体采编人员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分社始终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全面报道山东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新成就、新经验、新探索,写出一大批对中央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对实际工作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稿件。如土地改革报道、胜利油田开发报道、临沂地区及引起毛主席重视的厉家寨治山治水、征服自然的报道、郝建秀工作法等。农村改革之初,山东分社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鲁西北地区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热情的报道和引导,思想深、规模大、气势壮,成为全国新闻界的排头兵。《政策牵动故乡情》《鲁西北书简》等新闻作品被广为传诵。近年来山东分社对山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报道,都产生了较好影响。[1]
职能分工国家通讯社、党和人民耳目喉舌、消息总汇、世界性通讯,是党中央赋予新华社的四项职能。几十年来,山东分社忠实履行职能,面向全国、全世界全面、及时、客观报道山东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全面进步、崭新形象。山东分社现已形成国内通稿、内部报道、对外、体育、图片、信息、网络、音像、社办刊物等立体发稿格局,每年向总社发稿5000篇左右,每年都有几十篇稿件受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视。同时,山东分社作为新华社新闻信息在山东的唯一出口,授权向山东的新闻媒体发送新华社各类新闻信息,向山东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目前,山东分社初步形成了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新闻信息采编和新闻信息产品营销两手抓,综合运用传统形式、新形式和社办报刊三种报道形式,全面履行四项职能的格局。
新华社山东分社新闻信息中心,作为新华社新闻信息在山东的唯一授权发布、营销平台,在山东统一推介、发布新华社新闻、信息、图表、图片、音像、网络、多媒体数据库资料等产品,并为山东省的新闻信息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与山东各地媒体共同履行引导舆论的职责,促进党政机关、企业单位的决策信息化、科学化;加强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在山东采用情况的调研,及时向新华社总社反馈山东省新闻信息用户对新华社新闻信息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统一负责新华社所有报刊的发行工作;凭借新华社庞大的宣传平台为山东的企事业单位搞好宣传策划服务;发挥新华网优势,对外发布山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闻信息,并实现新华网与山东各政府、企业网站的资源共享;监督、统计新华社新闻在山东的落地情况,规范用户用稿行为,维护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权益。[1]
工作影响山东分社坚持和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倾力推出了一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典型,对实际工作产生了较大推动作用。如1982年潍坊市“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报道,成为之后全国一个叫响的口号和城建的一条重要原则。张海迪、九间棚村、济南工商银行、济南交警、白云等,经山东分社报道后,引起中央领导重视,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期间,孔繁森、王廷江、张瑞敏、朱彦夫、王乐义、王勤利、许振超、烟台社会服务承诺制、沂蒙精神、文登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典型的报道,山东分社都立下汗马功劳。
危急时刻,山东分社记者总是冲在第一线,及时向中央提供最新动态,积极影响、引导舆论。如1989年黄岛油库大火、烟台“11·24”特大海难报道等,都受到中宣部、总社和省委的好评。2003年非典报道,发稿70多条,绝大多数稿件采自一线,对山东干部群众抗击非典的伟大斗争进行了全面、准确、及时报道,受到总社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表扬和肯定。分社被省委、省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两位记者被分记个人一、二等功。两位同志被评为新华社抗非典先进个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