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暗号
古代经典暗号,暗号是指约定好的那些秘密信号,在电视剧里面我们有时候看到古装剧里有接头暗号,也是有一定的趣味,很多朋友对此也不太了解其含义,以下解析古代经典暗号
商业暗语“丁不勾、示不小、王不立、罪不非、吾不口、交不叉、皂不白、分不刀、馗不首、针不金”,来指代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
暗语是古代商贾在行帮内部通用的商业隐语,又称行业秘密语、“暗码”、“贩白”、“切口”、“哨语”等。民国《同安县志》载:“暗语、贩语,即一种谜语,亦云贩白,商贾用之,外人不晓也。”
古代民间商品交易中,许多行帮为了商业信息保密,保护行业竞争力,或因行帮禁忌、避讳,不直接说出商品交易价钱数目,而是拐弯抹角用另外的词语或方法替代。时代、地域、行业不同,替代方法也千变万化,从一到十,十个简单的数字,却有几百种专业商业语言,并逐渐习俗化,形成一种利用“暗语”商谈价格的奇特文化现象。
我国民间商业暗语习俗历史悠久,唐代,“暗语”商谈价格方式已大为盛行。唐元澄《秦京杂记》曰:唐代长安西市的太衣行“记言反说,不可解识”。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续集》所辑《绮谈市语》记载:商业暗语“丁不勾、示不小、王不立、罪不非、吾不口、交不叉、皂不白、分不刀、馗不首、针不金”,来指代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
清代翟灏则以平头、空工、眠川、睡目、缺丑、断大、皂底、分头、未丸、田心作为一到十的数词。其实,这是用会意拆字法隐指数字,如“平”字的头是“一”,“川”字横眠成“三”,这些数字暗语,外行人确实很难弄懂。
主食:水引、玉桂
水引——面条
古人称面条为“水引”,并将其归入“饼”类。
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
——东汉刘熙《释名》
北魏著作《齐民要术》曾记录过“水引”的做法:
先将面团揉搓成筷子粗细,一尺长,浸入水中,再搓成韭叶那么薄下锅煮沸。
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唐代徐坚《初学记》引晋人范汪《祠制》称:“夏荐下乳饼臛,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可见古时“水引”曾是冬日限定美食。
至宋,水引的形状逐渐变得更细更长,成长条状。
然后水引,细如委綖。
——《太平御览》
也是宋朝时,“面条”一词才逐渐普及,面食种类大增。
猪羊庵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卷鱼面、笋辣面、素骨头面、百合面、血脏面、百花棋子面、水滑面……客官您看来点什么?
玉柱——馒头包子
“馒头”最初写作“蛮头”。
据《事物纪原》记载,诸葛亮平蛮后班师回朝,却路遇泸水难以通过,有人献策说,用人头献祭可顺利通过泸河。
诸葛亮自然不愿为封建迷信牺牲人命,便命令下属将猪羊肉裹上面团,做成人头的样子,代替活人献祭,称为“蛮头”。
后人逐渐将“蛮头”传为“馒头”。
唐以后,“馒头”也常被称作“玉柱”。王世贞撰、邹善长重订的《汇苑详注》中记载:“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从“馒头”到“玉柱”,名称一换,立刻就高贵起来了。而“包子”这个称呼则大约是在宋朝以后才流行开的。
宋人所著的《燕翼诒谋录》中提到了“包子”一词: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其中皆金珠也。
至于包子品类,花样繁多,任君选择。《梦粱录》中记有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笋肉包儿、蟹肉包儿等。
不过,包子馒头均是俗称,走进古代酒肆,最“上流”的点包方式还得是:“小二,来二两蟹黄玉柱。”
硬菜:俏冤家、无肠公子、毡根
俏冤家——熏猪耳
俏冤家通常是对情人的昵称,缘何成为熏猪耳的别称已找不到确切记载。
清朝的褚人穫也曾表示对“俏冤家”的困惑,只说大街小巷都叫薰猪耳为俏冤家,却不知所取何意。
俗呼薰猪耳为俏冤家,不知何所取意,里巷至今传之。
——《坚瓠四集·俏冤家》
清人梁绍壬则在《两般秋雨盦随笔·市井食单》中说:“猪耳朵,名曰‘俏寃家’,猪大肠,名曰‘佛扒墙’,皆苏人市井食单名也。”
可见当时“俏寃家”之称在江苏一代的市井菜单上广为流行。
无肠公子——螃蟹
把螃蟹称无肠公子最早应是葛洪的手笔,乍一听古怪,仔细思索又觉得十分合理,或许这就是古代文人的冷幽默吧。
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
唐代彦谦写《蟹》,也用上了“无肠公子”这个名号:
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
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蝇。
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毡根——羊肉
五代薛昭纬《谢银工》诗曰:“一楪毡根数十皴,盘中犹更有红鳞。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诗中的毡根,就是羊肉。
从先秦至唐宋,“毡根”向来是肉类中的主流。
宋人对毡根尤为痴狂。上从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爱毡根。据《宋会要辑稿》载,宋神宗时期,皇宫一年消耗羊肉43万又4463斤,也就是平均每天吃掉十多只羊。
宋朝第一美食家苏轼更是爱极了羊肉。被贬到惠阳后,他给弟弟苏辙写信说,自己不敢与当地权贵争肉,于是私下嘱咐卖羊人给他留一些没人要的羊脊骨。将肉取回家后,先将羊脊骨彻底煮透,再用酒浇在骨头上,撒盐,用火烘烤,就是一顿鲜美的烧烤羊骨。
苏轼还幽默地表示,这种吃法很妙,只是因为自己每次都把骨头的肉吃个干净,围在他身边等待投喂的狗很不高兴。
瓜果时蔬:落苏、青门绿玉房
落苏——茄子
茄子古时也称落苏,现苏杭一带的方言中,依旧有这种叫法。
茄子一名落苏。吴人正谓之落苏。
——《酉阳杂俎》
关于茄子为何得落苏之名,根据宋人王辟之的记载,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君吴王之子跛足,有人拿与“瘸子”读音相近的“茄子”来恶意嘲笑他,后来杭人为避讳,便改称茄子为落苏。
钱镠之据钱塘也,子跛,镠钟爱之。谚谓“跛”为“瘸”,杭人为讳之,乃秒“茄”为“落苏”。
——《渑水燕谈录》
青门绿玉房——西瓜
西瓜称青门绿玉房,出自明代瞿佑的诗《红瓤瓜》:
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
青门绿玉,将西瓜的颜色形容得生动又诗意。
酒水:杜康、清圣、浊贤
古代文人墨客爱好饮酒写诗,酒鬼们醉后飘飘然,对着酒一顿乱叫,起各式花名。
酒的.花名中,最知名的当属杜康。
杜康原是夏朝国君,也是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
——《说文解字》
从曹操写下千古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时,杜康一称就被沿用至今。有趣的是,将酒奉为解忧神器的曹操,却在主政时期下令禁酒。
时人又想喝酒,又不能被发现,便只好悄悄地给酒起代号,称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清圣、浊贤的称号就是这样来的。
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太平御览》
陆游在《溯溪》中写道:“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此外,杯中渌、欢伯、浮蚁等也都是酒的美称。
至于在古代酒肆具体可以点些什么酒,《武林旧事》洋洋洒洒列过一大串酒名,其“时髦”程度,比起现今网红酒吧的鸡尾酒单也毫不逊色。
流香酒、银光酒、雪醅酒、龟峰酒、蔷薇露、琼花露、思堂春、蓬莱春、秦淮春、浮玉春、丰和春、皇都春、有美堂、中和堂、清白堂、元勋堂、真珠泉、萧洒泉、齐清露、北府兵厨、第一江山、蓝桥风月……
古代接头暗号:暗语和源流
接头暗号,就是彼此间用声音、动作等特殊方式约定的联系时的暗号,用来识别、确认自己人,进而展开下一步的行动。接头暗号的历史由来已久,其产生与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了一件事,楚国大夫申叔展与萧国大夫还无社有旧交,前597年 (鲁宣公十二年) 冬,楚伐萧,围困萧国城池萧邑,两军对垒。申舒展知道萧国无力抵抗,城破后还无社无处躲藏,于是在两军阵前唤还无社出来。
申舒展问道:“有麦麹吗?”还无社答没有。
申舒展再问:“有山鞠穷吗?”还无社仍答没有。
由于两种作物都是御寒之物,申舒展进一步再问:“那如果受凉得病怎么办?”还无社明白了,回答“那只能从井里救人了。”
申舒展见还无社听懂了暗语,很欣喜,回应道:“在井上盖些茅草就行。”
第二天,萧邑城破,申舒展找到一口盖着茅草的枯井,呼唤还无社,后者应声而出。
《左传》申舒展与还无社的接头暗号更像是一种暗语,在环境受限的情况下传递信息,将所想表达的内容了换一种说法,冬天询问对方是否有御寒之物,其实是问是否有自保的方法,而看对方未解,申舒展进而再问如果这些都没有,受凉可怎么办,而这时还无社明白御寒就是自救,约定了“盖着茅草的井”作为加密内容,最终获救。
加密的暗语自春秋开始,广受军队青睐,为了防止细作对军营进行刺探,军队驻扎后也采用口令的形式,由哨兵确认军队中的己方士兵,因此口令是极为机密的,也正是因此,口令经常更换,鲜有记载。
除了军事行动以外,接头暗号也应用于民间。分布广泛的秘密结社、商帮团体、地域性的社会集团出于维护自身行业利益发展出了成熟的行业密语,也被称为行话、切口、黑话,形成特殊的语言符号,而本团体的人为了寻求保护或寻找同行,在见面时会使用行业内的接头暗号。
暗语随着商业的繁荣而迅速发展,其发源于先秦,发达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最终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语言体系,而接头暗号,正是这个语言体系对外最初的表现。
江湖接头暗号:春典与调侃儿
接头暗号为代表的暗语体系发展到近代,被称为“春典”。
春典,又称唇典,是走江湖的人不轻易外传的暗语。春典体系庞大,不下万言,其词汇涵盖生活、情感、生意、思想等各个方面,只有拜师才能传授,不知春典,寸步难行,也正因此,有“宁给一锭金,不传一句春”之说。春典中,走叫“窍”、跑叫“扯活”、喝酒叫“抿山”、笔叫“戳子”、裤子叫“登空子”、大褂儿叫“通天洒”......春典包罗万象,地域与行业不同,词语会有出入,但普遍都能明白。如果歹人用春典作恶,将会极为隐秘,两个人贩子用春典接头后,可以说着春典当着被害人的面把价钱谈好卖掉。
但一般来说,春典更多的是江湖人保护利益和生命的接头暗号。
纪录片《100年的笑声》中,马志明先生使用了春典,“翅子”或“震翅”用来称呼官员,因以前的官员乌纱帽有翅子
江湖人见面,为探求对方是否也是江湖中人,要与对方接头,使用春典中的词句与对方套话,称之为“调 (dio) 侃儿”,对方使用春典回答,便是接上了头,做事就会顺利。
“调侃儿”的第一句,经常是互道辛苦,因此有“见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的俗语。据孙福海记述,马三立到济南演出,要和变戏法的艺人借地方,用春典与其“调侃儿”。马三立与戏法艺人互道辛苦,确定了对方是江湖中人,接上了头,便用春典交谈:“我们哥俩从天津过来,是团春 (说相声的) 的,这几天念啃 (吃不上饭) ,您能否赏个穴 (借个地方) ?”
对方马上明白,不仅借给马三立一块儿地方,还帮助其招徕观众,一时观者如堵。散场后,戏法艺人没走,称赞马三立“活儿使得不错,尖局 (表演的好) 。”
马三立回应,“谢谢您,您让的地方好,粘子 (观众) 也好。”
解放前的北京天桥,鱼龙混杂,江湖中人的聚集之地,也是春典暗号秘密流用的地方
使用春典作为接头暗号和暗语,不仅可以获利,也能自保。说书艺人在表演时,看到台下有小偷扒窃听众钱包,如果管,场子就会乱,小偷也会记恨艺人;不管,观众散场时发现失窃,也会乱作一团,书场无法收钱。因此,说书艺人会在表演中与小偷“接头”,暗号就是在说书的适当时机加入春典——
“荣点(小偷),让杵门子!(别挡着我挣钱!)”
春典中,小偷称为“老荣”或“荣点”,挣不到钱称为“治不了杵”,台下的小偷若有师门,懂得春典,便接上了台上艺人的“暗号”,会停手作罢。说书人既保护了自己不受小偷伤害,又能保住观众的钱财不受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不再黑暗,江湖人也可以安定下来,不用把春典作为自保的手段了,师徒之间也尽量不再传授春典,加上诸如拉洋片、卖药糖这些行业的消亡,春典的语言体系也逐渐萎缩,但还是有大量春典流入社会,像“走穴”这句春典,就成为百姓口中的一般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