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月2日,李正名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江苏省苏州市。他在上海和苏州先后完成了小学和中学学业。
1945年,李正名进入苏州东吴大学高中学习。
李正名
1949年,李正名考取了美国私立大学联合奖学金,前往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美国埃斯金大学(Erskine College)就读,选择了化学专业。1951年,美国移民局颁布了禁止中国留学生出境的命令,李正名回国的签证遇到了棘手问题。为此,他辗转周旋,直到埃斯金大学校长R. C. Grier博士给南卡罗来纳州的参议员写了一封信,信中不同意美国移民局对李正名的禁令。
1952年底,李正名终获批准回国。转年,修满学分获得埃斯金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并获得学校E.L.Reid化学奖,然后作为第一批乘船归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回到了新中国。
1953年8月,李正名到教育部报到,征求工作去向时,他提出的要求是继续有机化学学习与研究。后来被告知去南开大学。原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先生接见了他,并安排为他的科研助手。不久以后,中国国内开始试行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李正名成为当时杨石先的唯一一名研究生。
1956年,李正名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南开大学第001号研究生毕业证书,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南开大学化学系讲师(1956年—1962年)。
1958年,杨石先委派李正名负责组织协调几个年轻研究人员突击完成新建天津农药厂上马有机磷杀虫剂项目的合成工艺。
1962年—1979年,李正名担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专题组长、室主任、副教授。
1980年—1982年,李正名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国家农业研究中心。
1982年—1996年,李正名担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教授。
1987年—1996年,李正名担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0年,李正名担任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4年—1998年,李正名担任南开大学化学院副院长。
1995年,李正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2014年,李正名担任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科研综述
李正名参与研制高效杀菌剂粉锈宁新合成工艺;对澳洲原始小蜂、槐与茶尺蠖和茄科植物超微量信息物质进行分离、鉴定与合成;创制超高效除草剂品种92825等有机农药,从理论上修改了国际上有关磺酰脲除草剂构效关系的部分结论;成功研究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不同立体构体对其物化性质、生物活性和反应性能的细微影响;对悉尼酮类、哒嗪酮类、吡喃酮类、咪唑酮类和异噻唑类等新型杂环进行了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0月,李正名共发表学术论文550篇、主(参)编专业著作3本。申请51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授权专利20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0项) 。
承担项目
截至2018年10月,李正名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及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多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10月,李正名带领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等奖项。
时间
奖项名称
奖励等级排名
授奖部门
1964年新产品(磷32,磷47)国家科委新产品二等奖(集体)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78年新杀菌剂叶枯净全国科技大会奖(1)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87年高效杀菌剂粉锈宁小试合成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集体)国家计委、经委、科委、财政部1987年有机磷生物活性物质与有机磷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4)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89年无公害农药—昆虫信息素天津化工学会一等优秀学术论文奖/第一天津化工学会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1997年—2000年李正名在南开大学授课《有机立体化学》。1960年—1962年,负责全校理科有机化学实验课(200名同学规模)。
教育理念
李正名认为:一定要注意很好的培养年轻的同志,树立起创新的思维、辩证的思维,对国民经济重大问题或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现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能够自己谈自己创新的历史阶段了,这是大好的时机,所以大家都应该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这方面多做贡献。
指导学生
截至2016年8月,李正名在长期执教生涯中,先后指导145名研究生(含55名博士、2名博士后,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培养在职硕士生10名}。
教学成果奖励
1999年李正名获得南开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2009年获得南开大学第三届“良师益友”优秀导师奖,2011年获得南开大学第四届“良师益友”优秀导师提名奖,2013年获得南开大学第五届“良师益友”优秀导师奖。
社会任职李正名先后担任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组成员,以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资深代表、应用化学部中国代表。
个人生活李正名的祖父李维格曾任中国近代时务学堂西文总教习,南洋公学提调,后任汉冶萍公司总经理,解决了当时炼钢工艺的关键技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技教育事业和冶金科技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伯父李复几获得德国波恩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出国学习物理学并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伯父李中庸获德国柏林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后回国行医。李正名的父亲李中道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母亲则是伊利诺伊大学文学硕士,他们回国后分别在东吴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
2021年10月4日,李正名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1]
人物评价李正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六十载,始终把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以及开发研究与产业化紧密结合,坚持不懈地开发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产品。 (南开大学评)
李正名投身教育事业六十余载,一直致力于扎根祖国,响应国家需求,长期投身于农药创制基础研究,为我国有机化学和农药化学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2]
人物影响2014年3月,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李正名被授予2013年度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他把获得的全部奖金5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南开大学“杨石先奖学金”,鼓励更多化学专业学子脱颖而出,实现恩师杨石先先生终身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