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集场表层土壤乃清一色的黄沙而得名。
黄沙镇,春秋时属巴国。
秦汉时属巴郡。
重庆汽车综合试验场
南北朝西魏始属垫江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属八庄里。
光绪四年(1878年),名黄沙岩场,属南里三甲。
宣统二年(1910年),属太平镇。
民国四年(1915年),属第三区。民国十年,属第四区。民国二十年,置黄沙镇,驻黄沙岩场,属第一区。民国二十九年,黄沙镇并五洞乡置沙洞乡,次年更名沙桥乡,驻黄沙岩场,属第一指导区。民国三十四年,沙桥乡属太平区。
1950年,沙桥乡属第三区。1953年,析沙桥乡地置黄沙乡,因集场表层土壤乃清一色的黄沙而得名。驻黄沙岩场,属第三区。1955年,黄沙乡属五洞区。1958年,黄沙乡改为黄沙人民公社。1983年,黄沙公社复为黄沙乡。
2014年8月19日,撤销黄沙乡,设立黄沙镇。
行政区划2014年末,黄沙镇辖永进、八一、万胜3村和长红1个社区,共50个村民小组、14个居民小组。驻长红社区长红路148号。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黄沙镇地处县境中部,东临高安镇、长龙镇,北接桂溪镇,南与高峰镇、五洞镇接壤,西与太平镇为界。北距县城7千米,南距重庆市主城区142公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3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千米,其中陆地30.33平方千米,占94.78%;水域1.67平方千米,占5.22%,总面积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黄沙镇境内属中丘地貌,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420~500米,最高点万胜四对猫鼻梁海拔500米,最低点普安桥海拔420米。
气候黄沙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灾害性天气极少。主要自然灾害有伏旱、水灾、冰雹、风灾等。
水文黄沙镇境内属龙溪河水系,溪河短小,无大的河流过境。
人口白柚故乡 投资热土
2014年末,黄沙镇总人口2.1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62万人,城镇化率28.5%。另有流动人口1120人。总人口中,男性11334人,占52.06%;女性10438人,占47.94%;14岁以下4214人,占19.36%;15~64岁15576人,占71.54%;65岁以上1982人,占9.10%。总人口中绝大多数为汉族。人口出生率8.9‰,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2.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80.38人。2021年6月4日,垫江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沙镇常住人口为12197人。[1]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黄沙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天然气,地质储量8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5亿立方米,分布在黄沙乡全境,境内是一个较好的气、油构造带,有投产天然气井11口。
水资源黄沙镇境内有小型水库4座,山坪塘110口,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黄沙镇陆地30.33平方千米,占94.78%;耕地面积1.59万亩,人均0.73亩,其中田9584亩、土6361亩。
经济概况综述2013年,黄沙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亿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5.1%;实现财政总收入887.8万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78万元,同比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00万元,同比增长149.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同比增长27.8%;农民人均纯收入8995元,同比增长14.43%。
第一产业蔬菜基地
黄沙镇盛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蔬菜、白柚等,所产黄沙白柚以肉质多汁带蜂蜜味而见长。2013年,黄沙镇种植粮食31150.5亩,粮食产量11221.75吨,发放种粮直补177.79万元;出栏生猪2.6万头、家禽53.1万只,新增养殖大户35户;劳务输出8452人,实现劳务收入1.1亿元。全乡实现土地流转1600余亩,种养殖业逐步向大户集中。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进,白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趋势明显,已初步建成金凤、曾家岩、黄荆寨、满山坡四大果园,白柚产业集中经营度达40%以上,实施白柚高换嫁接2.1万余株,产果7000余吨,总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芥菜订单产业进一步巩固,承接定制品种3个,种植面积2000余亩,产值300余万元,远销广东等地;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面积达7021多亩,产量13246.5吨,产值3500余万元。
黄沙镇畜牧业以生猪、家禽为主,2014年,生猪畜牧业总产值23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44%。截至2014年末,累计造林0.9万亩,其中经济林5800亩,竹林2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0万株,林木覆盖率43%,活立木蓄积量10万立方米。2014年,白柚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1200吨。渔业以库塘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0.23平方千米。2014年,水产品产量50吨,渔业总产值22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6%。名优特农产品有曾家岩白柚、黄金寨白柚,绿色环保农产品有四季蔬菜、西瓜等;农民人均纯收入7160元。
黄沙镇以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白柚、油菜、花生为主。2014年,黄沙镇农业总产值0.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4年,生产粮食1.04万吨,人均447.4千克,其中水稻0.5万吨,玉米0.2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白柚、油菜、花生。2014年,白柚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1200吨;油菜籽种植面积3390亩,产量464.6吨;花生种植面积210亩,产量21.4吨。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4年,生猪出栏2.51万头,年末存栏2.06万头;家禽出栏48.06万只,年末存栏31.4万只。
特色农业
白柚
黄沙镇种植白柚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黄沙白柚是“中国四大名柚”之一,它以汁多味浓、脆嫩化渣、甜酸适度,品质上乘而闻名全国。1986年、1989年相继获部、省级优质果品称号,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白柚示范园350亩,种植5500亩,产果3600吨,年销售收入5000万,税收300万。可解决300人就业。曾家岩果园柚果集中地成功打造垫江县2000亩白柚精品园,拓宽、硬化园内环形通道10公里,为农户免费补植白柚苗4000株;八一村芥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制种并订单销售约300吨,产值达300万元;新发展白柚专业合作社4个。
第二产业2013年,黄沙镇新发展工业企业3家,发展微型企业10家,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家;实现企业总产值1.42亿元,企业增加值2600万元,营业收入8632万元,企业利润485万元;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1.2亿元,工业增加值2159万元。
黄沙镇以建材、食品为主。2014年,总产值达5023万元,比2013年增长2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47%。拥有工业企业15家,职工15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15亿元,比2013年增长15.5%。拥有省优产品2个。
第三产业2014年末,黄沙镇共有商业网点45个,职工230人;201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311万元,比2013年增长15%;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500万元。主要产品有白柚、芥菜、畜禽,销往重庆、四川、广东等地。2014年,财政总收入848万元,比2013年增加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2万元,比2013年增长26%。人均财政收入5.5万元,比2013年增长10%。2014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5亿元,比2013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0.048亿元,比2013年增长5%。
社会文体2014年末,黄沙镇有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处,各类文化专业户5户,各类图书室4个,藏书0.8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20人,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有有线电视用户0.4392万户,入户率80%。2014末有学校体育场3个,2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教育2014年末,黄沙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60人,专任教师17人;小学2所,在校学生1220人,专任教师1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1所,在校学生95人,专任教师人;成人学校1所,在校学生200人,专任教师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分别达100%、100%、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14.6万元,比上年增长8%。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72%,比上年增长4%。
卫生2014年,黄沙镇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站4个,床位2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0张;固定资产总值20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3名,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1人。2014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万人次。2014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3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8682人,参保率95%。
社会保障2014年,黄沙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4户,人数62人,支出128340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72.5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医疗救助95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90人次,共支出2019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临时救济1260人次,支出23.24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8户,人数761人,支出83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91元,比上年增长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6.14万元,比上年增长0.08%。敬老院1家,床位26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0人,支出8.4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9人,支出107640万元,比上年增长24%;社区服务设施1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有慈善机构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0.65万元,使15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02万人,参保率98%。
基础建设2013年,黄沙镇启动场镇控规优化和编制新街两旁概念性规划,集镇规划面积扩大到2平方公里;高水平完成4个村(社区)农民新村规划,万胜巴渝新居、永进新村已启动建设。全年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完成规划区内天然气管线改造和雨水管网整治,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增设变压器10台,安装拦泥石2公里;全年集镇改、扩、新建建筑面积20000㎡;新增城镇人口400余人,城镇化率达32.5%;完成农村D级危旧房改造21户,其中高山生态扶贫搬迁D级危房改造5户;编制了试车场安置点高切坡排危治理方案。加强集镇管理,配备环卫工人4名,日清扫面积12000㎡,全年清转运垃圾180余吨,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规范农房建设秩序,成功杜绝“小产权房”建设。
2013年,黄沙镇重庆汽车综合试验场建成投用;垫涪路道路改线工程量完成65%;全面完成渝万城际铁路黄沙段征地拆迁任务,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协调沿线便道建设和制梁场入住,铁路路基建设完成60%;长安大道蒋家店安置房已完成公开招标并启动主体工程建设;试车场安置点已完成安置房建设并启动附属基础设施建设,春节前已有40余户接房;完成了白柚文化广场用地、工程初设会审等前期工作,即将进入工程招投标程序;全面启动黄沙新街建设,目前已完成50%的工程量。
2015年,黄沙镇集镇由原一条路代街变为三横三纵,由2平方公里扩展至5平方公里;加快城镇面貌改善,投入155万元安装集镇路灯、高清视频监控,改造污水管网1200米,增设垃圾处置场所4处,垃圾箱30个,补植行道树300株,完成集镇人行地砖改造1万余平方米;八一村人饮项目工程已竣工营运,确保1200多名群众安全用水;占地24亩的白柚文化广场已建成投用。
2014年末,黄沙镇有邮政网点1处,邮政业务总量7300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2万份。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2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18万户,电话普及率100%;移动电话用户1.46万户,互联网用户0.24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0万元。
交通黄沙镇境内有沪渝高速、渝宜高速、S203三条干道过境,100%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都通有公路。南距渝怀铁路70千米、长寿港67千米、重庆国际机场13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