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桥镇

时间:2023-11-12 18:14:58编辑:莆田seo君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大理县桂楼乡。

1950年,属大理县第三区。

1953年,为银桥区。

1958年,银桥以南划归太和公社。

1962年,恢复大理县建制后,设置为银桥区。

1964年,改银桥公社。

1983年,改银桥区。

1987年,改银桥乡。

2003年,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银桥镇辖8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9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户数6824户,总人口30154人。

2011年末,银桥镇设有五里桥、双阳、银桥、鹤阳、磻溪、新邑、阳波、马久邑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94个村民小组。有32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银桥镇下辖8个行政村:鹤阳村、五里桥村、银桥村、磻溪村、新邑村、阳波村、马久邑村、双阳村,镇人民政府驻鹤阳村民委员会头铺自然村。[1]

社会科技

2011年末,银桥镇科普服务站1个,科普阵地8个,科普书屋8个。中专业技术人才986人,经营管理人才785人,技能人才2356人,农村实用人才680人。[3]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银桥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8个;文化艺术团体8个,会员150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96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15%,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35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白族大本曲、洞经古乐、绕三灵霸王鞭、刺绣绣花鞋等。

2011年末,银桥镇有线电视覆盖率98%,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6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764小时。

2011年末,银桥镇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人。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有拔河、篮球比赛等。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8%。[3]

社会保障

2011年,银桥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户,人数28人,支出6.7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市医疗救助1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60人次,共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3.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6户,人数904人,支出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8人,支出10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5人,支出5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医疗救助129人次,农村临时救济80人次,支出5.49万元,比上年增长1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9000人,救灾支出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8人,安置义务兵、上官等1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1.17万元,比上年增长9%。[3]

基础设施邮政电信

2011年末,银桥镇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95千米,投递点252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6个,电话普及率99%。电信企业1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000,固定电话用户2.8万户,比上年增加1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比上年增加3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80千米,主干电缆达18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2万户,比上年增加3000户。

供电

2011年末,银桥镇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5万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20千米,用电负荷325466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52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99.4%

银桥镇

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配合市政府完成了大凤路改扩建银桥段建设工作,完成了磻曲及凤北村进村路先期建设工程;相继完成了投资近110万元的大丽路沿线4个村委会办公楼建设工程、总投资36万元的标准化卫生室改建工程及总投资5万元的鹤阳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启动了五里桥村委会办公楼建设工程,建成了占地6.37亩的大理石材加工展销基地污水处理厂;积极配合市文化局、文管所等部门抓好了总投资近200万元的无为寺景区景点恢复建设工程,配合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启动了大理苍海高尔夫球场二期建设工程。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3]卫生医疗

银桥镇

进一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全镇5634户、24361人参合,参合率达85%。完成了86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增加“4050”人员就业岗位10个,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90个。继续推进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优质服务、合同管理和推广安全套防治艾滋病等工作,狠抓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全镇年内无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率达100%。

2011年末,银桥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专业卫生人员256人,其中执业医师5,执业助理医师68人,注册护士14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1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万人次,住院手术2300台次,出院病人1万人次。

2011年,银桥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8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4%;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3]

教育

见佛石

落实危改经费325万元,完成了新邑完小综合教学楼排危改扩建工程及银桥一中危改工程的审计决算工作;积极争取香港邵氏基金赠款50万元,启动总投资310万元的银桥镇中心完小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了设计、立项等工作;狠抓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加强了中小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全镇教育教学环境逐年改善。

2011年末,银桥镇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37人,专任教师37人;完小8小,在校生1893人,专任教师129人;初中1所,在校生974人,专任教师4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银桥镇教育经费达0.45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5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3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1.7%、4.5%、4.5%。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0.18%,比上年提高了0.02个百分点。[3]

经济

2006年全镇实现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继2005年突破1000万元大关之后,再上一个台阶,首次突破1500万元,达1638万元,同比增长35.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9万元,同比增长31%,财政收入位居全市乡镇第四位,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完成工业总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6786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92万元,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73元,同比增长6%。全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被评为大理州“十强乡镇”。

银桥镇

切实抓好了银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和大理石材加工展销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支持娃哈哈企业发展壮大。完成了总投资1578万元、总面积99.369亩的大理石材加工展销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土地报批、宗地出让、“三通一平”、污水处理厂建设、绿化等工作。完善了银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建设规划,确定上报了园区土地调整规划,引进建成了大理汇泉塑业有限公司,争取了市政府1000万元项目建设补助资金,快速、高效组织实施了总投资1200万美元、占地82.12亩的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热罐装饮料生产线建设项目。2006年银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共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亿元以上,上缴各级税金1250万元以上,工业强镇势头强劲。

2006年全镇完成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1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总产值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6786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638万元,比上年增长35.9%;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92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73元,比上年增长6%。

银桥镇

该镇以银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和大理石材加工展销基地为招商平台,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大理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汇泉塑业公司、大理市牛奶公司、大理雄望饲料厂、大理标准件厂、大理灵泉溪电站等企业已入驻园区;大理石材加工展销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也已完成建设,锦溪电站正在紧张建设当中;大理好健康保健中心、银通休闲度假山庄、下关沱茶集团扩建和东阿大理驴产品加工基地等项目也将在年内相继启动。全镇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强镇势头强劲。[3]招商引资

规模养殖

以银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和大理石材加工展销基地为招商平台,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强化服务,突出重点。年内项目实际到位资金8000万元以上,“两个园区”内建成项目1个(大理汇泉塑业有限公司);在建总投资额近1.3亿元的项目3个(大理石材加工展销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和锦溪电站);拟建总投资额约1.5亿元的项目4个(大理好健康保健中心、银通休闲度假山庄、下关沱茶集团公司扩建和东阿大理驴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全镇招商引资成效名列全市前茅。2006年,全镇个体工商登记户数189户,同比净增13户,全镇非公经济上缴市级财政税金1590万元,同比净增763万元,增长92.3%,“两个园区”建成面积近22万平方米,招商引资成效显著。[3]

综述

2011年,银桥镇财政总收入2131万元,比上年下降40.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9万元,比上年下降24.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66万元,增值税302万元,企业所得税61万元,个人所得税2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46.4%、-44.3%、-15.4%。人均财政收入680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6830元。

2019年末,银桥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9个。[3]

第一产业

银桥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蚕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616吨,其中水稻7664吨,小麦80吨,蚕豆3553吨,薯类355吨,玉米324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烟叶、药材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673亩,产量351.3吨;烟叶种植面积750亩,产量115吨;蔬菜种植面积3213亩,产量4707吨。

银桥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22361头;牛年末存栏2788头;家禽年末存栏6.70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6924吨,其中猪肉4883吨,牛肉340吨,禽肉296吨,禽蛋476吨,鲜奶10929吨;畜牧业总产值7349万元。

截至2011年末,银桥镇累计造林10.4万亩,其中防护林8500亩,经济林1200亩,竹林5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1.6万株,林木覆盖率45.6%,活立木蓄积量19.8万立方米。

2011年,银桥镇水果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16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柑橘,其中苹果3吨,梨10吨,柑橘1吨。

2011年,银桥镇大型农业机械320万台(辆)。[3]

第二产业

银桥镇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8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0.07亿元,2011年,达到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职工0.6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3]

第三产业

金融

2011年末,银桥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5%;各项贷款余额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8206万元,比上年增长31%。

邮电业

2011年,银桥镇邮政业务收入75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5万元。[3]

地理环境

银桥镇位于大理坝子的中部,距大理古城6公里,东临洱海,西靠苍山,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是白族聚居区,白族人口占总人中的98%以上,辖区内有白王遗址、三阳城遗址和无为寺等景观,每年各个村都有一个传统的本主节,届时村民都要举办一定的仪式,来欢度节日。境内气候温和,阳光照射充足,水、电资源丰沛,214国道及大丽公路横穿南北,镇村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捷。

位置境域

银桥镇地处大理海西“平分百二”之地、大理市北部,东临洱海,南与大理镇毗邻,西倚苍山,北与湾桥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9.87平方千米。[3]

地形地貌

银桥镇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倾斜,地形东西长、南北窄,属高原。主要山脉有鹤云峰、三阳峰、兰峰、雪人峰、白云峰5座山峰。境内最高点位于兰峰,海拔4034.9米;最低位于洱海相邻一带,海拔1966米,高低相差2068.9米。[3]

气候特征

银桥镇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干湿季节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气温8℃,极端最低气温-3℃;7月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34℃。最低月均气温6.2℃(1992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1.7℃(1986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5℃,最大日较差22℃(1969年3月11日)。生长期年平均362天,无霜期年平均239.6天,最长达253天,最短为2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5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7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4.7天,最多达159天(1990年),最少为99天(200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456.4毫米(195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50.2毫米(196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3]

水文

银桥镇境内河道属澜沧江大流域,其中锦溪流域面积23平方千米,占24%;灵泉溪流域面积22平方千米,占22.9%;双鸳溪流域面积18平方千米,占18.8%;隐仙溪流域面积17平方千米,占17.7%;白石溪流域面积16平方千米,占16.7%。径流总量0.1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5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0.6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锦溪灵泉溪、白石溪、双鸳溪、隐仙溪,全长1362千米,年均流量为30立方米/秒。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锦溪,流经境内鹤阳村、江心庄、南、北磻等村,长12千米,流域面积2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6.2立方米/秒。[3]

自然灾害

银桥镇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冰雹、旱灾、滑坡、泥石流等。其中冬旱出现概率约2年一遇,大旱3年一遇,初夏旱出现概率为38%,约2—3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10年,造成9000人受灾。2011年,耕地面积19500亩;可利用草地面积0.45万亩,林地面积3780万亩。[3]

自然资源

境内苍山兰峰、雪人峰、三阳峰蕴藏有丰富的优质天然大理石,是发展建材工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银桥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大理石素有“大理石之乡”的美誉。已经开发的有大理石矿,位于苍山中段,储量90.2万立方米,开采量1.4万立方米。其他自然资源有中药材、野生菌、稀有植物品种、野生动物、洱海水产品等[3]。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银桥镇辖区总人口3132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7人,城镇化率3.1%。另有流动人口5221人。总人口中,男性15487人,占49.44%;女性15839人,占50.56%。14岁以下5385人,占17.19%;15—64岁22172人,占70.78%;65岁以上3769人,占12.03%;总人口中,以白族为主,达30211人,占96.44%;有汉、回、彝等24个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9.70‰,人口死亡率7.21‰,人口自然增长率2.49‰。

截至2019年末,银桥镇户籍人口33040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银桥镇总人口27090人。[2]

交通

银桥镇已形成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总量120万人次。有县乡(镇)级公路12条,总长26.5千米。日均发送180辆次客车,日客运量4000人次。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280辆,356吨位;客运汽车15辆、300个座位;货运量23.5万吨,货运周转量3560吨·千米,客运量3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562万人·千米。2011年末,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全长20千米,公交运营车辆10辆。[3]

文化地名由来

相传南诏丰佑时期(820年),为修建三塔寺搭建了一座桥,桥一直绵延至现银桥镇,因此当时银桥镇被称其为“塔桥”,后更名为“银桥”。[3]

旅游

自然风光旖旎,文物古迹众多,有白王洞、无为寺、灵山寺、黑龙潭、黄龙潭和双龙潭等风景名胜,是旅游观光、度假定居、投资开发的风水宝地。[3]

上一篇:百合小说推荐

下一篇:描写人物心情的四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