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发展与建设过程经历了四个时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时期(1952年3月~1966年4月)、哈尔滨工程学院时期(1966年4月~1970年8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时期(1970年8月~1994年5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时期(1994年5月至今)。 [1]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1953年军事工程学院成立之初,它是海军工程系造船科下设的352动力教授会。1954年舰船动力教授会一分为二:舰船内燃机及其动力装置教授会(专业)和舰船蒸汽轮机动力装置教授会(专业),并于1955年开始招生,学制五年。1966年4月1日,全院军人集体转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改为舰船工程系,教学建制不变。1969年12月军委决定哈尔滨工程学院分建内迁。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就是在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分建时,以舰船工程系(即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的完整建制为基础组建起来的。1975年学校在舰船工程系动力专业的基础上组建了船舶动力系,序号为三系,从此船舶动力专业作为一个系的建制得以发展和壮大。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1994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工程系”定名为“动力工程系”。2001年3月,在动力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2005年12月12日,随着核专业从动核学院分建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因此学院更名为“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学院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2个本科专业,均为
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
和省重点专业
;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轮机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轮机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特色主干学科
。学院下设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动力装置电控技术研究所、柴油机原理研究室、柴油机设计研究室、柴油机排放控制研究室、涡轮机技术研究所、净化与分离研究室、叶轮机械研究室、热能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室、实验教学中心12个基层学术组织,拥有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学院亮点▲学校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始建于1953年)
▲学校“三海一核”领域的主体院系之一
▲我国舰船动力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1]
▲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轮机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
师资力量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名,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人,现有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76人。76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4%。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人员占教师总数的46.7%,拥有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柔性引进国外人才4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
▲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获得者2人;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
▲获得“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1人。
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由国内一流船舶动力领域专家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青年教师组成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国内高校中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人员规模最大的一支研究力量,在国家海军装备建设、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和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三年本科生毕业741人,232人进入世界和国内500强就业,研究生毕业365人,243人进入世界和国内500强就业,就业质量保持全校第一名。 [2]
学科介绍热能工程学科
热能工程学科是学校二级学科硕士点,是“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的支撑性学科之一,是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热能工程学科是学校2008~2012年积极发展学科(C类),其发展目标是一级学科成为博士点。李彦军教授任热能工程学科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部分负责人;朱卫兵教授任热能工程学科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部分负责人。
热能工程学科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部分设置2个研究方向:传热、燃烧与流体流动(核心方向)、供热与节能技术;同意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部分设置2个研究方向:能量转换与节能技术(核心方向)、热力系统及设备的优化与控制(核心方向)。
热能工程学科各方向负责人及师资队伍组成方案:
(一)传热、燃烧与流体流动(核心方向)。方向负责人朱卫兵教授,现有师资队伍:朱卫兵、王革(兼职)、董惠、田兆斐、杨春英、张小彬等6人。
(二)供热与节能技术。方向负责人孙刚教授,现有师资队伍:孙刚、孙丽颖、薛若军、吴华新、李树生等5人。
(三)能量转换与节能技术(核心方向)。方向负责人孙宝芝教授,现有师资队伍:孙宝芝、宋福元、张富珍、李晓明、郑心伟等5人。
(四)热力系统及设备的优化与控制(核心方向)。方向负责人李彦军副教授,现有师资队伍:李彦军、张国磊、杨龙滨、张鹏4人。
轮机工程学科
轮机工程学科是学校二级学科博士点,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下的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是国防特色主干学科,是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的骨干学科之一,是学校动力学科群的龙头学科。
轮机工程学科是学校2008~2012年优先发展学科(A类),其发展目标是保持国家重点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闻学友院士、张文平教授任轮机工程学科带头人。
轮机工程学科设置4个研究方向:船舶动力装置总体性能与系统分析(核心)、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技术(核心)、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核心)、船舶特种动力。
轮机工程学科4个研究方向的方向负责人及师资队伍组成方案:
(一)船舶动力装置总体性能与系统分析(核心)。方向负责人李淑英教授,现有师资队伍:李淑英、闻学友、孙海鸥、王松、谢春玲、肖友洪、曲永磊、栾一刚、王忠义、王志涛等10人。
(二)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核心)。方向负责人李玩幽教授,现有师资队伍:李玩幽、刘志刚、柳贡民、刘学广、靳国永等5人。
(三)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核心)。方向负责人李文辉副教授,现有师资队伍:李文辉、费红姿、石勇、袁志国、孙军等5人。
(四)船舶特种动力。方向负责人张文平教授,现有师资队伍:张文平、张新玉、周春良、卢熙群等4人。
工程热物理学科
工程热物理学科是学校二级学科硕士点,是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的支撑性学科之一,是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重要分支。
工程热物理学科是学校2008~2012年培育扶持学科(D类),其发展目标是争取成为博士点。
郑群教授任工程热物理学科带头人。
工程热物理学科设置2个研究方向: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热工过程性能分析与优化。
工程热物理学科2个研究方向的方向负责人及师资队伍组成方案:
(一)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方向负责人施悦副研究员,现有师资队伍:施悦、贾俊曦、曹云鹏、路勇等人。
(二)热工过程性能分析与优化。方向负责人郑群教授,现有师资队伍:郑群(兼职)、李志华、王朋涛、孙凤贤、王熠等人。
动力机械及工程
学科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是学校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是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的主干学科之一,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学科的龙头学科。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是学校2008~2012年重点发展学科(B类),其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马修真教授任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带头人。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设置4个研究方向:动力机械性能与结构(核心方向)、动力机械控制与测试技术(核心方向)、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核心方向)、动力机械气动热力学(核心方向)。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4个研究方向的方向负责人及师资队伍组成方案:
(一)动力机械性能与结构(核心方向)。方向负责人郑洪涛教授,现有师资队伍:郑洪涛、王银燕、周松、李晓波、谭智勇、冯永明、张鹏奇、王贺春、李智明、穆勇、丁宇、王贵新等12人。
(二)动力机械控制与测试技术(核心方向)。方向负责人宋恩哲副研究员,现有师资队伍:宋恩哲、马修真、杨家龙、李学民、姚崇、刘友、刘龙等7人。
(三)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核心方向)。方向负责人季振林教授,现有师资队伍:季振林、杨铁军、朱明刚、率志君、明平剑等5人。
(四)动力机械气动热力学(核心方向)。方向负责人郑群教授,现有师资队伍:王仲奇、郑群、岳国强、张正一、王德明等5人。
科研状况科研特色与实力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动力工程三个硕士点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两个博士点。轮机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通过IMarEST-英国轮机工程师学会认证,标志着轮机工程本科、硕士毕业生的培养获得了国际认可,毕业生均可获得国际通用的轮机工程特许工程师资格。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国防重点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与发展的五大学科之一。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成果显著,在船用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振动噪声控制等领域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三年,学院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1项,省部级课题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2亿元以上。共获得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SCI收录257篇。2016年科研经费合同额突破2亿,科研到款额达到1.57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87万元。
同时,先进舰船动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船舶动力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船舶动力技术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海军新型中高速柴油机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批复,学院在海军和行业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
“
低速机工程”(一期)已经签批,由工信部立项,经费33.6亿元。学校作为关键技术研究牵头单位,获得科研经费约1.2亿元;我校作为重要参研单位的国家“两机”重大专项(燃气轮机)即将启动,将为学院的科研发展带来光明的前景。另外,14项发明专利实现转让,转让金额近2100万元;依托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成立的哈船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获得省政府5000万元资金支持,全年新签合同额达到3亿元。学院近几年来还获得各种建设经费约
3亿元
,先后获批了“船舶动力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2年)、黑龙江省“船舶动力技术
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船舶动力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5年)、“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15年)。已经建成的3.5万平方米的动力楼群,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及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优良条件。 [2]科研成果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成果显著。多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30余项,有85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九五”期间承担总经费4500万元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五”期间承担2亿元的各类科研与建设任务。
在国家“211工程”建设中,学院相继建成动力装置综合监控、特种动力(包括闭式循环柴油机、小型核动力和热电能量直接转换)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自动控制、声学及电磁理论等各种高新技术在动力设备上的应用,使得各种船用动力的应用均在朝着热、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各种新型动力的出现,又在不断拓宽学院各专业的研究领域。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为推动我国舰船动力的技术改良和舰船动力教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5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0余项,出版教材、学术专著30余部,建设经费超过3亿元,每年科研经费到款额达8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在国家“211工程”、“973计划”及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特色专业建设等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动力学院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在完善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条件、改良科研环境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几年,学院获得建设经费超过3亿元,建成了一大批舰船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及减振降噪等研发和试验平台;购置了PDA、PIV、PLF、振动噪声测量分析仪、内燃机排放测量装置、燃烧分析仪等一批国际先进的测试分析仪器;购买了PRO/E、UG、STAR-CD、FULENT、ANSYS、ANSOFT、GSE、NASTRAN、TG-SUIT等一批专用设计、分析软件;从事舰船动力技术研究、试验、测试和分析的软、硬件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08年,在工信部动力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学院投资1.2亿元建设的3.5万平方米动力楼、动力试验楼群已交付使用,学院的科研、教学及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可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及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优良条件。
研究方向
传热传质学动力系统控制与测试动力系统振动与噪声控制动力系统性能与结构强化燃烧及排放控制特种动力及新能源供热空调与制冷技术能量转换与节能技术热力系统及设备的优化与控制船舶动力装置总体性能与系统分析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科研团队
动力装置电控技术研究所
该研究所于2010年和2014年分别被评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兴海”学术团队。重点开展船用内燃机燃烧与控制技术研究
。
至今已承担了海军、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外专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50余项;颁布行业标准6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和发明类二等奖各1项;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完成转化,创造产值超过4000万。已与日本京都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英国布莱顿大学及Ricardo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发展,团队已经在我国船用内燃机领域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 [2][4]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
该研究所主要从事柴油机总体设计及零部件设计、船-机-桨匹配、内燃机增压技术及增压器设计、船舶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管路系统振动与流噪声传递及控制技术、推进器-轴系与船体耦合振动与声辐射基础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发改委海工专项、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横向科研项目等;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10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2][5]
燃气轮机技术研究所
该研究所主要从事舰船燃气轮机先进循环技术、燃气轮机叶栅气动技术、低排放燃烧技术、总体性能仿真和匹配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燃气轮机装舰技术、等离子点火技术等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完成多项国防预研、装备研制、基础研究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EI论文60余篇,编写教材4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2][6]
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简介
该研究所在船舶轴系与设备振动控制、振动噪声主动控制、舱室声学设计及噪声控制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在国内舰船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近几年承担高技术船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子课题、科工局动力专项和海装预研等科研项目4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72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43项。 [2][7]
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简介
该研究所在蒸汽动力及核动力二回路系统性能评估与动态仿真、船舶能源智能化控制与管理、船舶空气环境控制、多相流动与传热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部分成果已成功应用,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近五年来,该研究所承担国家及部级科研项目15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8项,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荣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50余篇,获得国家或国防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5项,出版教材3部。 [2][8]
船舶动力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最早源于1953年“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的舰艇动力实验室,2006年组建船舶动力技术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晋升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入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示范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虚拟仿真与现实设备互动,科研支撑与校企合作联动”的实验教学特色。作为支撑“虚拟仿真与现实设备互动”实验教学特色
的主体实验室群,2012年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行模式下成立船舶动力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中心现设有船舶内燃机虚拟仿真实验室、燃气轮机虚拟仿真实验室、蒸汽动力虚拟仿真实验室、轮机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和动力与能源基础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是学校“三海一核”学科办学特色的主体学院,中心开展虚拟资源建设较早,内燃机结构虚拟拆装网1999年始建,2006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依托学院强大的科研优势和学科特色,大部分虚拟仿真资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来源于学院科研项目并代表当前国内船舶动力发展的最新技术水平。总占地面积9000 m2,包括半物理仿真平台和虚实结合仿真实验平台在内的设备总值近1亿元人民币。中心网站设有网络虚拟实验室,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网络化和部分半物理仿真项目网络预习。 ?
知名博导刘志刚教授,博士生导师。
[9]主要从事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主动控制和结构振动及声辐射有源控制研究。先后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在《内燃机学报》、《中国造船》、《声学学报》、《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国际、国家级刊物上发表40余篇。
现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
张文平教授,博士生导师。
[9]研究领域为动力装置振动与噪声控制、特种动力、计算多物理场、柴油机动力系统排放控制与余热利用等。完成的预先研究、基础研究及产品研制项目40余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发明专利10项。
发表论文50余篇。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两个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历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40多人,博士研究生20多人。任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中国造船学会轮机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委员会理事。 [2]
马修真教授,博士生导师。
[9]长期从事船用发动机测控技术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防急需的舰船动力技术,尤其是舰船动力装置综合电控技术和测试技术等方面均做出重要贡献。
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现任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两机专项专家委员会试验、控制与测试组副组长、高技术船舶专家委柴油机专家组副组长、船舶动力基础研究计划专家委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2016年获全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称号以及“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称号。 [2][10]
李玩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9]主要从事动力机械振动噪声控制、推进轴系与结构耦合振动分析、动力装置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先后获“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优秀教师”、“第四届黑龙江省杰出创新青年”、“黑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黑龙江五四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10]
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同年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大功率柴油机分会副主任,国际海事组织(IMO)应对机制办公室振动噪声专家组成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振动学组成员。 [2]
季振林教授,博士生导师。
[9]研究领域为动力机械及装置的噪声控制,研究方向为内燃机进排气噪声预报及控制,消声器设计,噪声源识别,声学中的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它各类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消声器声学理论与设计》专著一本,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2]
郑洪涛教授,博士生导师。
[9]长期从事舰船燃气轮机先进循环、燃烧技术研究工作。获工信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中国造船学会涡轮机与锅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轻型燃气轮机专委会委员,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2005-2014海装轻型燃气轮机专家组专家,“十一五”科工局MPRD计划专家组专家,国家“两机”专项专业组专家,多个期刊编委。 [2]
郑 群教授,博士生导师。
[9]主要从事燃气轮机压气机、涡轮气动热力学理论与实验技术研究;变几何动力涡轮气动性能研究;径流式叶轮机械性能研究;新型工质-氦气、超临界二氧化碳等闭式布雷顿循环叶轮机械性能研究;燃气轮机湿压缩与湿冷却技术、高超发动机预冷技术研究;水下热动力技术研究;其它汽轮机与燃气轮机新技术研究等。现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员,ASME/igti工业燃气轮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国造船学会会员。 [2]
李彦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9]从事大型蒸汽动力系统仿真及性能、船舶能源控制与管理、可燃冰生成与分解机理等方面研究工作。承担国家、部委各类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得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获发明专利20余项。现任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传热传质学科方向带头人,海军预研舰艇机电组专家。 [2]
孙宝芝
教授,博士生导师。
[9]从事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机理及数值模拟、船舶能源控制与管理、换热器换热性能仿真及性能分析、大型蒸汽动力系统仿真及性能研究等有关传热传质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各类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合计20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34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
现任热能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Annals of Nuclear Energy、哈工大学报、西交大学报等审稿专家。 [2]
国际交流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资助优秀本科生赴国外知名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已经与多伦多大学、圣路易斯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利兹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普渡大学Calument校区、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华盛顿州立大学、麻省州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韦恩州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乌克兰国立海洋技术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活跃。 ?
毕业去向研究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海军部队等。
[2]多数企业与学校签订了订单式培养计划,并纷纷设立企业奖学金(上海711所、沪东重机、玉柴集团、465厂、467厂、上海派芬等合计200万元)。多名毕业生已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和船舶动力知名企业老总,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技术骨干,得到了行业内企业、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