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珠溪”。因地域三面临溪,溪中屹立一高2.5米、直径1米、颜色殷红的奇石而得名“珠溪”。元末明初,村民多为朱姓,故名“朱溪”。镇政府驻朱溪一村,故称:朱溪镇政府。
历史延革明代属归仁乡与庆云乡;
清代分属三十三都与三十四都;
民国末年建方岩乡、玉石乡、溪上乡。
新中国建立初建朱溪、南塘、方岩、盘坑四个乡。
1958年,改为四个管理区,属朱溪人民公社。
1961年,改建为朱溪、南塘、盘坑三个公社。
1970年,合并为朱溪人民公社。1974年,改称为朱溪区,下设朱溪公社、大洪公社、溪上公社、岭梅公社。
1984年,朱溪人民公社改称为朱溪镇,大洪、溪上、岭梅三个公社改称为乡。
1992年,大洪、溪上、岭梅等乡并入朱溪镇。
基本概况辖区面积209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277个村民小组,据2004年统计,全镇有9847户30769人
朱溪镇索面
口,耕地14482亩,山林20万亩。农业是全镇的主导产业,2004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5744万元。近年来,由于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镇涌现了官屋枇杷、杨丰山优质米、丰田高山蔬菜、前周西瓜、岭根弥猴桃等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村,农经比例更趋合理。
由于区域经济条件差、底子薄,全镇工业经济发展滞后,主要以工艺品外加工为主,2004年底,全镇企业67家,其中有外加工企业54家,工业企业13家,产值3280万元,从业人数为792人。
全镇第三产业主要以干洗业为主,从80年代末起,朱溪人兴办的干洗业、已遍布了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2004年,从业人数达8000多人,产值上亿元。近年来,开办超市、浴室已逐渐成为朱溪镇新兴的行业。
大村:溪上村地处朱溪东南,离集镇区10公里,全村共有1479人,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5207元。2003年,该村完成了文化俱乐部,先锋工程的创建工作。
南塘村离集镇区2公里,全村共有1039人口,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4872元,该村文化设施齐全,组织结构完整,两委班子团结协作,战斗力强,2004年通过了先锋工程的验收。
旅游资源朱溪镇山色秀美,泉水清灵,岩石雄奇,历史悠久,又是我县一块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目前方岩
山已成为我县东线旅游开发的亮点,其开发详规正在制定中。同时,作为台州市淡水供应基地的朱溪水库也正在规划中。
资源特点:1、集中;2、水多;3、人文景观丰富;4、旅游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具有50处可供观赏的自然景色,10处可资源开发的人文景观(悬空寺——全国四大悬空寺之一、古岩画——浙江省首例发现的汉代古岩画、关隘、石林、方岩仙池、独秀峰、竹林、古树林、护国寺)多集中分布在方岩背景区。从2004年仙居县东部区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上看,有优良级旅游资源三级,普通级旅游资源二级8个,朱溪旅游已进行初步规划,完成了可行性报告。
林业资源全镇有20多万亩山林,森林覆盖率79.9%,群山巍峨,竹木茂盛,生态林业态势良好,生态公益林面积从8万亩调整发展到目前11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8万亩,朱溪素有“竹乡”之称,有毛竹30000多亩,还有高山有机茶园3800多亩,加上10000多亩的水果种植面积,可谓“果山竹海”。
农业资源我镇共有13016亩耕地,其中水田12138亩。农业二大特色产品:一是优质药材,全镇6000亩,实行规模生产。二是无公害水稻,杨丰山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了2400多亩无公害优质水稻基地。同时,全镇建有近10000亩水果基地(猕猴桃为主,还有杨梅、枇杷、板栗等)以及3500多亩高山蔬菜基地。朱溪生态农业优势突出,但同时也存在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市场竞争弱,基地规模小,品牌意识不强等的不足。
水利资源境内四条小溪,绿水长流,绵延数里。其中溪上、梅岙溪流水质好,是温黄平原饮用水工程——台州“北水南调工程”的源头。朱溪现有小(一)型水库一座,蓄水量为10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4座,分别为西石安水库(蓄水量76万立方米)、杨丰寺水库(蓄水量57.5万立方米)、板辽坑水库(蓄水量23万立方米)、龙潭背水库(蓄水量10万立方米)。分布特点是集中在大洪片,大洪片水资源丰富,大都被开发利用,相对来说,梅岙、朱溪片水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朱溪规划大(二)型水,蓄水量近1.23亿立方米,将更有利于朱溪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概述朱溪现已发现三种矿产:地开石矿、金矿、氟石矿。地开石矿以大洪、梅岙两村为主。大洪矿开采区规划面积1.9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在100万豆子以上,现未开采;小园村金矿储藏量不大,未开采;羊尾鸟氟石矿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现正在开采中。
金矿品名:金、银(金约1吨、银约18吨)
地点:小园村溪边自然村
地开石矿
品名:地开石(约40万吨)已开过。
地点:梅岙村
大洪地开石矿
品名:地开石(储量不明)已开过。
地点:大洪村
朱溪萤石矿品名:氟石矿(黄海高程340以上已全开,以下储量不明)
法人:张金才
地点:大战洋飞鸟
(朱溪镇还有5-6处已开的氟石矿)
上山胡玄武岩矿品名:玄武岩
地点:石人村上山胡自然村(储量不明)
民间艺术古亭灯历史悠久,距今约120多年,起源于清末,当时为庆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胜利,
朱溪古亭灯
古亭灯在朱溪官屋村制作出现。大跃进,文革以后,古亭灯已失传,到1999年后,朱溪镇官屋艺人把原来古亭灯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把二层改为三层,中层为“狄青比武”,三层为“猴子打筋斗”,四周悬挂18只灯。古亭灯经常参加县市举办的各种灯展活动,经王值棉艺人的指导,制作的古亭灯又重新恢复于民间,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在材料、工艺、服装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锣鼓敲响,古亭灯进入表演场内,在欢乐的锣鼓声中,七人敲着锣鼓,三人掌握着每层提线,操作木偶在古亭中表演,中层为“狄青比武”,三层为“金猴翻筋斗”,场面流动时,二人推着车子前进表演,热闹非凡,给观众带来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九狮挪球朱溪九狮挪球灯
朱氏花灯最盛时期是在公元1348年左右,明朝皇帝朱元璋年间。据朱溪谱载记,朱溪四周地形有五狮坐卧之势,所以前辈艺人用大小五狮花灯庆祝元宵。1950年为庆祝解放,展现过五狮花灯,从改革开放后,1999年改成提线木偶手法,同年10月参加台州市首届民间艺术节表演,获表演特别奖,2000年将其改成九狮挪球,同年获县“元宵灯会”金龙奖,2001年至2004年前后参加路桥、临海、椒江等地元宵活动,受各地群众欢迎。九狮挪球灯经朱三福、王洪福两位老艺人在继承五狮挪球的基础上对十多位队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九狮挪球灯的技术,并在传承九狮挪球灯的基础上,对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制作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做到精益求精。九狮挪球属木偶提线式花灯,操作架长5米。在九狮挪球灯的顶端安装一定数量的定活轮和活动轮,九只狮子通过九位表演者提线操作,可以在空中前后腾跃、上下纵扑、凌空展示动作,形象逼真,表演生动,具有较强的欣赏价值。九狮挪球花灯可以固定表演,也可以流动表演。十二生肖灯朱溪十二生肖灯
十二生肖灯历史悠久,距今约300多年,起源于零星单体的童灯。活动直至1942年官屋村老艺人王三奶、王保全、张天佑等在上张村首次创造整体表演的十二生肖灯,经过60多年的改进,由原来的表态灯改成今天的舞蹈表演花灯。在1954年、1956年、1986年分别参加县花灯展,获特等奖;1986年参加台州地区表演获 等奖,1999年参加台州市首届艺术节民间艺术大会展获银奖。目前《十二生肖灯》表演队伍健全,工艺制作缺少传人,朱溪镇花灯协会正在筹办花灯创作培训班,以后保证民间流转花灯能保证继承和发扬。今后在《十二生肖灯》材料、服装、道具等方面作进一步改善,要做到精益求精。 《十二生肖灯》由十二位扮演者进行表演,既可分解表演又可以整体表演,但以个体表演为主,其特征是造型逼真,表演活灵活现,民间色彩浓厚,十二生肖灯每个生肖灯都有特色表演艺术,各个生肖都有表演特点,参加元宵活动受到各地群众的好评。腿弹虾灯朱溪腿弹虾灯
朱溪腿弹虾灯在1936年由朱寿英老前辈,按照溪滩水中腿弹虾弹跳动作,用笔竹纸制作,以二人前后跳弹,参加元宵节花灯活动,在庆祝1949年国庆节活动中,都受到群众的欢迎。1999年10月在参加台州市民间艺术节表演,获得了铜奖。2000年至2004年,参加了台州市跃桥区、临海市、玉环海屿节等活动,都受到各地群众的欢迎。腿弹虾灯每年都参加由县市举行的各种灯展活动。1999年以来,朱三福、王洪福两位老艺人对腿弹虾灯进行了改进和制作,目前,在原有腿弹虾灯的道具、材料、服装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创新。腿弹虾灯由头、身、尾三部分构成。头部长约 0.9米,嘴边张挂12根触须,上下颔各6根,身躯干长约3.3米,分6节,尾部2.3米许,两翼分开,翼尖开叉。腿弹虾灯表演技术性较高,操作者步履必须协调一致。由2人操作表演,一人擎头,一人擎尾。二人同时相向里跃一步,则虾灯全身弓缩;二人反问跃步,则虾灯伸直;二人同步向前跃进,则头部向前伸;脚步紧,虾灯伸缩自如,一缩一伸,在目不暇接的浮水掠影中,人们眼前的腿弹虾灯又恰似回到波光潋滟的水中,腿弹漂游,自由自在。村居朱溪一村、朱溪二村、朱溪三村、朱溪四村、平院、大山、盘坑、朱家岸、龙皇堂、山后陈、上王周、栗树园、大塘岸、王塘、大洪、前周、石人、后塘、垟口、板辽、下郑、上郑、北山、下塘、西井、大邵、包下、郑坑、溪上、金庄、岭上、沙头、河口、下加山、郑加山、梅岙、利坑、大加、上岙、岭根、连头、张山、苦竹平、丰田54个村委会。农业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农林特产毛竹、茶叶。矿产资源有叶腊石等。工业有工艺木雕、建材、农机、制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