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龙

时间:2023-11-10 12:25:54编辑:莆田seo君
历史沿革追根溯源

鲁迅艺术学院

1938年,为纪念淞沪抗战六周年,延安文艺界联合公演了话剧《血祭上海》,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毛泽东建议以这些人为基础,创立一所艺术学院,这个建议受到延安文艺工作者的欢迎。1938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联名发表了《创立缘起》,决定以鲁迅先生为名,创立一所艺术学院。为此,成立了由毛泽东、洛浦、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蔡元培、宋庆龄、何香凝等社会名人及学者参加的校董事会。毛泽东亲自题写了校名——鲁迅艺术学院。

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城内的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开学典礼,鲁迅艺术学院宣告成立。中央任命沙可夫为副院长(院长暂缺),院务委员会由沙可夫、周扬、李伯钊、吕骥、张庚等组成,张庚为戏剧系主任,吕骥为音乐系主任,沃渣为美术系主任。毛泽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毛泽东还为鲁迅艺术学院题写了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并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进一步明确了鲁迅艺术学院的发展方向。

1938年8月,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了实验剧团,由王震之担任主任。第二届招生时增设了文学系,由周扬兼任系主任。

1939年8月,鲁迅艺术学院的校址由北门外迁到延安东郊桥儿沟的天主教堂。

1943年,鲁迅艺术学院并入延安大学,改名为“鲁迅文艺学院”,延安大学校长吴玉章兼任鲁迅文艺学院院长。

1944年,延安大学改组,鲁迅文艺学院仍保持原有的学院建制。5月,周巍峙率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抗日前方返回延安,编入鲁迅文艺学院。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鲁迅艺术学院组成了三个文艺工作团赴各地开展工作:以陈荒煤为团长,率晋冀鲁豫文工团赴太岳区,成立了晋冀鲁豫北方大学文艺学院;以舒群、沙蒙、田方为正、副团长,率领东北文艺工作团赴东北,活跃在东北解放战争的前线和后方;以艾青为团长,江丰为副团长,率华北文艺工作团赴张家口,编入华北联合大学,恢复联合大学文艺学院。11月,按照党中央的决定,鲁迅文艺学院在周扬、沙可夫的率领下迁离延安赴东北,后因东北战场形势变化,迁校队伍在张家口待命,与华北联合大学会合。

1946年6月,鲁迅文艺学院奉命继续北上,周扬、沙可夫留任华北联合大学领导。在吕骥、张庚的率领下,鲁迅文艺学院于9月到达佳木斯,编为东北大学文艺学院,由肖军任院长。至此,鲁迅艺术学院完成了它在延安的历史使命。

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

1939年5月,党中央做出决定,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等四校抽调大批教员和学生组建华北联合大学,奔赴晋察冀边区开展国防教育,在敌后培养大批抗日干部。7月,根据中央的部署,沙可夫和吕骥率领部分人员离开鲁迅艺术学院赴前方组建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11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阜平县城南庄的麦场上举行了开学典礼,由成仿吾担任校长,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文艺部招收学员三期,培训地方和部队的剧社近20个,先后共编11个队,训练了1300多名文艺工作者。

1940年10月,中央分局指示文艺部改为“文艺学院”,由沙可夫任院长。文艺学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办短训班为主,因材施教,为抗日战争培养文艺骨干力量。

1942年10月,因战情紧迫,华北联合大学缩编,文艺学院暂时停办,文艺学院的干部都被分配到新的战斗岗位。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以鲁迅艺术学院为主的延安文艺界组成了东北文艺工作团和华北文艺工作团。东北文艺工作团赴东北,建立了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等文艺团体;华北文艺工作团则进入张家口,奉命并入华北联合大学,成为文艺学院复校的基础。12月,华北联合大学在张家口恢复,文艺学院复办,下设戏剧、文学、美术、音乐四系。

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搬到河北正定县城,并于8月同晋冀鲁豫边区赶来的北方大学合并组建华北大学。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和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合并组建华北大学三部。[2]

北方大学艺术学院

1945年11月,抗日战争结束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副主席戎子和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向边区政府委员会提出在本边区创办高等学校,培养急需的建设人才的意见。经过边委会讨论,决定创办新华大学,后定名为“北方大学”。中央任命范文澜为校长。

1946年1月15日,北方大学在河北省邢台市西关成立,设行政、财经、教育、工、医、农等学院。10月,北方大学成立文艺研究室,陈荒煤为主任。同年10月,由邢台迁往山西潞城解放区。

1947年6月,文艺研究室扩建为艺术学院,光未然为主任,设文学、音乐、戏剧、美术四个组,赵起扬为戏剧组主任,刘恒之为音乐组主任,光未然兼文学组主任,罗工柳为美术组主任。

1948年5月,学校重返邢台,随后迁往河北正定,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华北大学。光未然带领艺术学院的师生于7月到达河北正定,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会合,共同组建华北大学三部。[2]

华北大学三部

1948年5月9日,党中央决定在华北解放区成立由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和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合并组建的华北大学。8月24日,华北大学在河北正定举行了开学典礼,毛泽东主席为华北大学题写了校名。华北大学下设一部政治学院,二部教育学院,三部文艺学院,四部研究部、工学院、农学院。三部文艺学院以培养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干部为目标,下设工学团、文艺研究室、文工团及美术工厂、乐器工厂。

1948年12月中旬,华北大学三部大部分师生和文工一团、二团陆续出发奔赴北平前线,在良乡、长辛店等地为当地的解放军和人民群众进行慰问演出。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三部师生及三个文工团进驻北平国会街,8月中旬迁往棉花胡同。因解放全国需要培养大批干部,党中央指示华北大学要放手招生,敞开门办学,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三部立即开办了文艺干部训练班,设戏剧、音乐、美术三科,招收学生千余人,学制为半年,前期主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讲授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学习毛泽东著作;后期以学习专业为主。

1949年7月,根据中央指示,华北大学停止招收新生,为组建新式正规大学做准备。8月,原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部分人员北上并入华北大学三部。三部学生因在开国大典时有演出任务,从10月份开始分配,集体调离华北大学。文工一团、二团也同时调出(文工三团后随一部、二部、四部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建)。华北大学三部部分文艺干部及文工一团、二团,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进京的师生,从东北鲁迅艺术学院调来的一部分干部,以及原在国统区和香港的一批艺术家,在国立戏剧学院筹备委员会的领导下,参加国立戏剧学院的创建工作。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1935年10月,国立戏剧学校创办于南京薛家巷8号,余上沅担任校长。

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直逼南京,学校奉命用巡回演出的方式西迁。为了发挥戏剧宣传抗日的作用,在迁校途中组成战时巡回抗敌演出团,8—10月,演出团在长沙公演抗日剧目。

1938年1月,戏剧学校奉命迁往重庆。

1939年4月,国立戏剧学校迁往江安。

1940年,改称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招生分五年制话剧科、乐剧科及三年制的高职科。

1945年5月,为适应抗战新形势的变化,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再次迁往重庆。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战取得胜利,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回迁南京。

1949年8月,部分师生北上并入华北大学三部,参加中央戏剧学院的创建工作。

建校初期

国立戏剧学院

1949年7月,根据戏剧界代表们的倡院议,中央决定成立戏剧、美术、音乐高等院校。经中央批准,成立了国立戏剧学院筹备委员会。8月,中央任命欧阳予倩担任国立戏剧学院院长,负责国立戏剧学院筹委会的工作。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的宅第确定为国立戏剧学院的校址——棉花胡同12号(北京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11月,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题写了校名。[2]

1949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开办。

中央戏剧学院

1950年04月02日,正式召开了中央戏剧学院成立大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

1953年夏季开始,学院各系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为此,学院对专业设置与教学体制做了较大调整,撤销了歌剧系,在原话剧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表演系、导演系、舞台美术系、戏剧文学系,组建了表演、导演、台词、形体、声乐等教研组。

毛主席题名

文革时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院组织瘫痪,教学工作全部停止。[2]

1970年5月,全院师生员工除老弱病残者外,集体下放到北京军区某部,1973年10月返京。

1973年8月,中央戏剧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导演两个专业合并,组成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剧学院,并执行“左”的教育路线,用所谓“以社会战斗任务组织教学”和“以革命样板戏为主要教材”,否定新中国成立后的戏剧教育成果和戏剧教育成功经验。

跨越发展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学院进行了拨乱反正工作,对文艺思想和艺术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讨,举行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讨论会。

1977年,学院开始小规模恢复招生,招收了舞台美术系设计和灯光专业两个班,共40人。

1978年,中央戏剧学院全面恢复正规办学。12月26日,经中央政治局批准,中央戏剧学院正式恢复建制。

1979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成为首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专业点有戏曲历史及理论、戏剧历史及理论、舞台美术研究专业。

1986年,学院增设了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并将布景技术专业扩展为舞台技术管理专业方向。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的“戏剧历史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8年,经文化部批准,学院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培训中心,负责海外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和培训。

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学院的硕士学科专业点增列并调整为戏剧学、戏剧电影文学、导演艺术及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及技术四个硕士二级学科专业点,其中“戏剧学”为博士二级学科专业点。

1995年9月,学院正式招收第一届音乐剧班学生。

1997年,学院确立了戏剧学专业。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全国的硕士、博士学科专业进行合并调整,学院的“戏剧戏曲学”专业被调整为硕士、博士二级学科点。

1999年,学院开设音乐剧表演专业方向。

1999年,学院成立了电视艺术系。

2001年,学院成立了艺术管理系,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含艺术管理方向和文化行政管理方向。同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05年撤销。

2000年2月,中央戏剧学院隶属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由文化部划归教育部管理。

2002年,组建了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共有14个专业方向。

2003年,经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学院设戏剧戏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电影电视系增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含影视广告导演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两个专业方向,舞台美术系增设了电脑美术设计和演出艺术史两个专业方向。

2005年7月,教育部复函《教育部关于中央戏剧学院建设昌平新校区立项的批复》,批准中央戏剧学院新校区在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村选址。同年,学院开始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成为中国第一批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之一。[2]

2006年4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选址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村温都水城为学院新址。

2008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新校区正式破土动工。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10月21日,位于北京郑各庄宏福大社区的中央戏剧学院新址迎接自己的第一批新生。

2013年,原隶属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音乐剧专业、京剧专业和歌剧专业,升级独立为音乐剧系、京剧系和歌剧系,并开始招生。

2014年,中央戏剧学院新设立的舞剧系首次招收舞剧表演专业方向学生,实行五年制教育。舞剧表演专业方向由中戏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学生毕业时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用。

2015年,中央戏剧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戏剧学院共同开设的首个话剧影视表演本科2+2双学位项目开始招生。培养项目由两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行中、俄双语授课,互认学分,前两年学生将赴俄学习,后两年在中戏学习,成绩合格者将分别获得两校颁发的毕业(学位)证书。

2016年,中央戏剧学院与英国盖德霍尔音乐戏剧学院合作开展表演专业本科1+2+1双学位校际交流项目。培养项目由两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互认学分,学生将在两校各学习两年,成绩合格者将分别获得两校颁发的毕业(学位)证书。

2017年9月,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1月2日,中央戏剧学院在京宣布,新成立的偶剧系将于2018年首次招生。

2022年起中央戏剧学院招收相声创作表演方向本科生,学制四年,聘请相声名家为主讲教师。[7]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0]

2022年7月14日,中国曲艺家协会与中央戏剧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3]

2022年7月19日,国家大剧院与中央戏剧学院达成战略合作。[14]

办学条件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有16个本科教学单位(包括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人文学部),9个本科专业,33个本科专业方向(不含国际项目)。[2]

中央戏剧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2021)

专业名称

招考方向

所属院系

表演话剧影视表演表演系音乐剧表演音乐剧系京剧表演京剧系京剧音乐伴奏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2][15]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2020-2021学年,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98人,外聘教师60人,折合教师数328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1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8.26%;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7.05%;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27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28%。截至2021年10月,学院共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2人,其中教授6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6人,其中副教授94人。[15]

国家级教学团队:表演系列课程教学团队[18]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文艺界):边文彤

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文艺界):陈好[19]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张先[24]、郝戎[23]、姜涛、孙大庆、张庆山、马述智等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曹艳、王鑫、余欣等[20][21][22][25]

北京市优秀教师:麻文琦等[26]

中央戏剧学院

学科体系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的戏剧历史及理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开始招收高等学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人员。

2005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首批有资格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试点单位之一。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15][27]

中央戏剧学院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戏剧、电影、广播电视[27]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戏剧与影视学[28]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29]

人才培养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共有北京市级优质本科课程9门,其中2门课程为重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共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15个。[15]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剧表演教学实验区[30]

专业建设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课程建设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立体造型(二)毕业创作(多幕剧排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国家级精品课程写作课

实践教学

基地名称

类型

实习实践专业

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实习演出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部专业影视创作实践基地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全部专业北京市东城区地坛小学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全部专业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15]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10月,学院共立项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9项。[15]

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在系别融通理念与阶梯式训练结合的创新型编剧人才培养彭涛戏剧文学系新媒体思政教育视听作品创新实践拔尖人才培养武亚军电影电视系红色题材原创音乐剧《八女投江》本科独幕剧教学创新改革范卫华音乐剧系虚拟仿真技术在舞台美术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研究张洪琛舞台美术系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37][2]

艺术研究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戏剧艺术研究所,其下设有中国音乐剧教育与创作研究中心、东方戏剧研究中心、西方戏剧研究中心、影视艺术与传媒文化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中国戏剧文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中小学戏剧教育研究中心。[43][44]

截至2021年8月,学校依托“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建立“传统戏剧数字化高精尖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实体平台。[15]

科研成就

校园夜景戏剧艺术研究所编辑翻译出版了《欧阳予倩全集》、《莎士比亚辞典》、《莎士比亚论文集》、《奥尼尔研究文集》、《俄罗斯名家论演技》、《演员创造的再体现的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剧导演艺术》、《莎士比亚全集》、《父亲欧阳予倩》、《舞台美术家齐牧冬》、《传统与创新——2005年表演教学国际研讨会与演出展论文集》等书籍。

中央戏剧学院

创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爱情蚂蚁》、《切·格瓦拉》等戏剧作品。

研究所演员还参加了众多电影、电视剧的演出,获得政府奖、飞天奖、百花奖、金鹰奖以及柏林、戛纳、芝加哥、威尼斯电影节等奖项。

由学校边文彤担纲舞台设计的粤剧《包公还砚》,在第11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舞台美术奖。

2020-2021学年,学校组织创作原创话剧《风云儿女》《万水朝东》,音乐剧《家》等大型舞台剧作品;立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戏剧影视“高峰”作品创作建设研究》,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话剧作品评价体系与质量提升研究》。[15]

截至2019年1月,学院重点规划项目——戏剧新经典译丛完成《多金和圣彼得堡小剧院:演出是怎样炼成的》《酒神归来——特左普罗斯方法》两部著作的翻译出版;为文化部提供的咨询报告《中国文艺院团发展状况蓝皮书》已完稿。[45]

“十二五”期间,学院获得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及其他省部级科研立项的项目主要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舆情信息研究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点研究课题、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剧卷主编工作。[46]

2010年6月29日,在“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结题验收会议中,姜涛教授的研究项目《中国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讲略》通过结题评审验收。[49]

2014年,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评选活动中,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报社获组织奖;同时,学校沈林教授继上届获奖后,又以学报社选送的《刺目的盲点:再议跨文化戏剧》一文获得提名奖。[48]

2014年,中央戏剧学院学校戏剧文学系教授陈敏老师的专著《对中国问题剧传统的反思》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7]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9月官网数据显示,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目图书馆收藏中外文图书60万余册、中外文现刊300余种、数字资源和自建特色资源库近20种、特色音像视频资源1万余种、民国时期唱片5000余张、线装古籍及民国时期图书6万余册、舞台剧照及演出说明书20万余份。以收藏戏剧和影视艺术类图书资料为主,兼收文学、哲学、史地及其它社科类图书资料的专业图书馆。[41]

学术期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戏剧学院主办的“戏剧与影视学”学术期刊,1956年6月创刊于北京,原名《戏剧学习》;1978年复刊;1981年起开始在海内外公开发行;1986年更名为《戏剧》;2013年起由季刊改版为双月刊。

《戏剧》被多个国家级学术评价体系确定为艺术类核心期刊:长期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5年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成为评价体系建立后首期唯一入选的戏剧类期刊。[42]

学术交流

2014年,学院成功举办第六届世界戏剧奥林匹克活动、联合国戏剧教育席位系列活动、第一届世界戏剧教育大会暨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第二届国际剧院团管理大师班、2014“国际舞台美术教育交流中心”系列活动、第二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第九届中国话剧金狮奖、第四届“学院奖(戏剧表演)”,完成世界戏剧院校联盟秘书处由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向中央戏剧学院的迁移工作。

2019年10月,学院“俄罗斯戏剧研究生班”赴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GITIS)学习。[50]

2019年11月,学院与英国伦敦金融城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续签合作协议。[51]

2021年10月,2021两岸青年学者戏剧文学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由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台湾艺术大学、台湾戏曲学院主办,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中国分会协办。[52]

知名校友入学年份表演系本科其他专业年份不详柏寒、盛超、杜志国、魏智-54级王景愚、郑振瑶-56级雷恪生-57级王铁成、梁伯龙、林兆华-59级顾威、严顺开、颜彼得-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2]

获得荣誉

2020年1月3日,中国141所内地大学海外传播力综合指数排列第42位。[5]

2020年12月19日,人民网发布2020年度高校网络舆论影响力榜单排名第9位。[6]

2022年2月14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列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1]

文化传统精神文化

校训

求真、创造、至美

求真,就是追求真实,追求真理,探寻戏剧艺术的真谛。

创造,就是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以超越前人和自己。

至美,就是实现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戏剧教育,培养戏剧影视精英人才。[53]

校风

团结、勤奋、严肃、活泼、创造[54]

校歌

《常青藤之歌》

作词:刘国富

作曲:戴劲松

在世界的东方

有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

常青藤长满学府院墙

团结勤奋活泼向上

攀登共同的理想

在祖国的中央

有一个星光灿烂的地方

常青藤环绕着艺术殿堂

严肃求真,创造至美,闪耀人生的光芒啊

常青藤,你根深叶茂凝聚着我们的青春力量啊

常青藤,你展翅飞翔向着光明向着太阳飞翔啊

常青藤,你根深叶茂凝聚着我们的青春力量啊

常青藤,你展翅飞翔向着光明向着太阳飞翔

在祖国的中央

有一个星光灿烂的地方

常青藤环绕着艺术殿堂

严肃求真,创造至美,闪耀人生的光芒啊

常青藤,你根深叶茂凝聚着我们的青春力量啊

常青藤,你展翅飞翔向着光明向着太阳飞翔啊

常青藤,你根深叶茂凝聚着我们的青春力量啊

常青藤,你展翅飞翔向着光明向着太阳飞翔[55]

形象标识

标识

学院徽志为长方形,白色底色,深红色字体;上排为毛泽东题写的“中央戏剧学院”,下排为大写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左右对称。学院徽章为长方形,印有毛泽东题写的“中央戏剧学院”。[56]

校旗

校旗

学院活动

2022年6月,中央戏剧学院举办2022届线上毕业典礼,易烊千玺等出镜。[12]

上一篇:西凤酒海

下一篇:阿拉老酒,宁波特产有哪些值得带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