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新

时间:2023-11-09 15:40:27编辑:莆田seo君
个人简历

钱志新

1968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

1969年到企业工作,先在无锡市轻工机械厂当工人、技术员,后到无锡市自行车工业公司任经理;

1980年后任无锡市轻工业局副局长、局长;

1986年任无锡市经济委员会主任;

1991年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9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2年任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94年任中共无锡市委常委;

1994年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1995年入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深造,199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

1996年起担任江苏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计委主任;

2001年起在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

2006年,担任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矛盾中转型搞管理

1968年,钱志新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带着未圆的研究生梦,来到了无锡市轻工机械厂。“当时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当班长,但是由于‘文革’,不能考研究生。到了厂里,从零开始,从钳工、车工做起,一直到产品设计、技术革新。”

当时的钱志新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与经济管理结缘。他把那次转型称为“一个偶然的机会。”1971年,无锡市轻工业局要招一个大学生搞科技管理,考察了很多人,后来选中了钱志新。

“当时很痛苦,心里不踏实。”回忆起转型初期的感受,钱志新说:“东南大学招生时,打出醒目的标语就是工程师的摇篮。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做个优秀的工程师。刚从工程专业转做管理工作时,觉得做这些事情有点不务正业,学的东西用不上了,东跑西跑的,自己业务都荒废了。”

在管理岗位上待的时间长了,钱志新意识到“处处有学问”,管理本身是门科学。他逐渐对管理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在企业和政府管理岗位上一展身手。在轻工业局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上世纪80年代初,他“被放下去锻炼,担任无锡市自行车公司的经理。当时的经理实际上就是老总。3000多人的企业,最多时一年有4000万利润,在当地算是很大的企业。”当时的钱志新仅仅30多岁,放在今天无疑是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1983年,他回到轻工业局,担任局长一直到1986年。

45岁重拾求学梦

自踏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钱志新一直不曾放弃再次踏入校园的努力。对此,钱志新把它归结为“对知识有种内在追求”。即使在动荡的“文革”时期,他也能安静地在上海图书馆连续8个月读书,天天“像上班一样”走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

1978年恢复高考,他决定考研究生,并且考上了于光远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考虑到孩子年幼,他无奈放弃了这次北上求学的机会。

直到1991年复旦大学在无锡开设第一个校外研究生班,钱志新才找到圆梦的机会。“当时真是求之不得啊。”从那时起,他在学术上的能力开始显山露水。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明是,当时有70多人报名读研究生班,最终拿到学位的只有17人,第一批只有3个人拿到,而钱志新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在硕士毕业的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名牌战略》出炉。在这篇论文里,他收集了世界100多个名牌案例,整理出了7条名牌发展规律。论文不仅得到了复旦导师的肯定,并且得以在《中国经济时报》上连载了20天,反响强烈。

从政为学互为支撑

自此,钱志新一边从政,一边钻研学问之道。1996年起,他担任无锡市经委主任,之后在1992年他到盐城当了2年副市长。1994年回到无锡成为市委常委,很快就到省里担任省政府秘书长。与此同时,自1995年起,他开始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又到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并成为了博士生导师。他的专著也一部接着一部:《竞争力三元结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论》、《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新经营革命》等等。

求学之路总是充满艰辛。为了达到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担任盐城副市长的那两年,钱志新每天晚上坚持学习英语,“当时请了个老师,每天晚上从8点学习到10点。天天学,连学了8个月”。

1996年担任江苏省计经委主任以后,钱志新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发展平台。“省发改委10年,是我积累最多最快的时期。”在他看来,从政与为学互为支撑,“工作是学习的平台,学习是工作的重要部分”。借助于政府平台,他“接触到大量的来自宏观和微观的信息,国内国外起码跑了几千家企业”,可以“既向书本学习,也向实践学习”。

钱志新:我见证了江苏经济快速发展

“多一些欣慰,也有一点遗憾。”钱志新在1996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江苏省计经委主任、发改委主任,而这个10年,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10年,作为有“小政府”之称的省计经委的担纲人,亲历江苏经济发展关键10年,成为钱志新人生最厚重的一页。如今他已完成了从政府官员到学者的角色转换,但仍密切关注江苏经济动向。日前,钱志新在南京大学工程学院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在任10年,钱志新参与了江苏“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回忆自己与江苏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这10年,钱志新印象最深刻的是1997年至1999年:“这3年,我感到最吃力。”

当时,恰逢亚洲金融危机暴发,江苏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首次面临困难。如何避免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迅速走出阴影?钱志新天天都在算账,发愁经济增长任务如何完成。“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被迅速提出,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至2000年,钱志新才总算松了口气。

“其实,当时就算没有暴发亚洲经济危机,江苏也正在思考经济结构调整问题。”钱志新透露说。改革开放之后,江苏抓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乡镇企业、九十年代发展开放型经济两大机遇,快速崛起。但经过20年快速发展,江苏经济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其中有两大矛盾比较突出:一是产业附加值低,平均不到25%,而国际水平是35%。“这一直都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产业集中度低,总体规模较大,个体规模偏小。当时江苏经济总量虽居全国第二,但竞争力却不是最强的。

记得有一次,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陈焕友问钱志新一个问题:“江苏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机遇在哪里?”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钱志新当场没有回答。回到办公室,他翻阅了大量报表,分析江苏经济发展历史,并将之与广东、浙江乃至国外对比。几天后,钱志新向陈焕友递交了自己的“答卷”:“规模优势只代表实力,结构优势才代表竞争力。”随后,陈焕友将江苏经济结构调整的报告带到了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江苏发展也开始进入结构调整时期。

针对附加值低的问题,江苏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产业信息化。当时,在全省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只是“老五”。为推动产业信息化,省计经委着力推动三大上网工程: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让99%的市县政府部门联上了网络;2000年企业上网工程,让上网企业从1999年的1万家迅速发展到2000年的12.5万家;家庭上网工程,则让120多万家庭进入互联网。电子信息产业迅速成长为江苏工业的第一大产业。

钱志新认为每个经济周期都会有一、二个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2004年他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将光伏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带头产业,得到了时任江苏省省长梁保华的首肯和支持。

针对江苏经济较分散的矛盾,钱志新发现,发达国家的产业在空间布局上都比较集中,形成集群式发展。在此后的任期内,“100个产业集群”成了他的热门词组之一。开发区的出现已经让企业从分散走向集中,但钱志新提出:“这还不够,要从集中办企业发展到集中办产业。”他对部下解释说:“我们不光要搞航空母舰,还要搞联合舰队,这样既有规模效应又有个体的灵活性。”他十分欣赏昆山开发区的做法:根据笔记本电脑的973个零配件画个图,按图索骥引进企业,让相关企业在方圆5公里的范围内都能找到配套。

在钱志新看来,企业是老总的事,而产业是市长的事,政府部门在产业集群的培育上大有文章可做。在省发改委的推动下,江苏开始围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集群,一批产业集群规划就此出台。戴南的不锈钢产业集群正是在此背景下打破了行政区域的分割,将1/3在戴南、1/3在东台、1/3在兴化的7个乡镇2000家企业,规划成一个千亿产值的产业集群。

日本从东京到大阪550公里的沿海经济带产值占全国GDP的份额超过了70%,这给了钱志新新的启发:生产力布局也要集中化,而且应当沿大江、大河、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布局。他于是研究提出江苏生产力布局的“四沿产业带”,即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和沿海产业带。2000年,江苏着手沿沪宁线产业带升级,重点发展IT等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提出新一轮沿江大开发,恰逢其时地承接了国际第二轮产业转移,至2008年沿江开发已经增加了一个“新江苏”。沿着这一思路,2004年,江苏正式启动沿东陇海产业带;2005年,江苏开始规划沿海产业带。

“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江苏经济仍能在全国保持领先,主要得益于新兴产业和沿江产业带的发展。”钱志新笑着说,“很高兴能在这个部门发挥作用。能为一方发展做些实事,很欣慰。”

上一篇:藤冈弘

下一篇:什么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