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学院

时间:2023-11-08 15:47:51编辑:莆田seo君
历史沿革

北京金融学院于1994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是教育体制改革中成立的第一所以“金融”命名的全日制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学院确立了以金融为主的多科性为主体,高层

金融学院

次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为两翼的办学特色;建立了以金融专业为骨干,文理兼有的多科类系科.是专门培养金融、理财、基金、保险、证券、财会、法律、计算机、商务管理等专业职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北京金融学院自身带有强烈的专业特点和行业倾向,决定了它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服务于金融行业和各经济部门的办学方向,为首都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短缺的人才。

学院秉承“团结、勤奋、创新、求实”八字校训和“诚信自律”的办学宗旨,坚持“一个目标、两个中心、三个服务”的办学理念,即: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学院坐落在海淀区西三旗新都环岛南侧(国家体育场鸟巢正北),学院设有12个行政管理机构;单独设有党总支、团委。学院教学生活设施设备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有:学生宿舍、(男女宿舍一个楼)运动场、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信息中心、多媒体语音教室等。学院将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扩大办学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双向发展,努力在办学形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门类等方面更加贴近市场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使学院获得长足的发展。

办学条件院系概况

专业设置

金融学院金融会计

北京金融学院现有金融、会计、两个系,两个专业。专职兼职教师20余人,专职管理人员40人。各类在校生700余人,其中金融学院(电大属于业余)全日制本专学生300余人。十二年来为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7000余人。学院工作的主要业绩在于成功的创建了一所被社会认可的民办大学,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有用的人才,涉足了以往“封闭”的金融教育领域。建校十二年,学院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职业道德,掌握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行业工作的一线、服务型人才

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

计算机基础、基础会计、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分析、现代金融业务、金融企业会计、金融专题、个人银行业务等。

金融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境: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操作、商业银行信贷胃理捍拟操作、钱龙证券、保险、期货模拟操作,点钞和票币核X训练、聘请银行、证券、保险行业专家讲座,银行上岗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可取证书:

珠算五级证书等

金融专业的就业方向:

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基金公司。主要岗

位有:大堂引导员、客服、(电话员)等。

办学理念

北京金融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学院领导就积极探索民办高等教育规律,借鉴同行的成功经验,并根据金融学院的办学特点,提出了“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打造金融教育知名品牌”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把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作为学院最高目标;提出了“一个目标、二个中心、三个服务”的办学方针,在各项管理中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建立了与高等民办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生活管理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支有能力、高效的管理队伍和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机构设置概述

北京金融学院机构设置

北京金融学院设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授权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发展的重大事项经董事会讨论决定,有关教学、行政、学生管理及财务等日常工作通过院务会议决定执行。学院的管理机构也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8个管理部门,设置为:院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宿舍管理办公室、培训部、后勤处、保卫处、校园管理办公室、财务部及工会、团委。教辅部门有:图书资料中心、计算机中心。专职管理人员40名。其中各部门中层领导选聘了资历较高,有丰富高校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从学历上看,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有4人为研究生,有学校工作经历的占50%,50岁以下的占55%,35以下的占18%,中层骨干占20%。建立起一支有能力、高效的管理队伍,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党支部

北京金融学院党总支成立于2001年1月,下属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9名。党总支成立以来,先后有630多部学生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两次与北京市西城区教工委联合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80多学生参加了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71名学生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对象,3名学生被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文化传统精神文化

北京金融学院

学院秉承“团结、勤奋、创新、求实”的校训,践行了“一个目标、两个中心、三个服务”的办学理念,即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不断探索民办高等教育规律与特点。在学校办学功能上,实践了纵向分层,即建立与完善了教学行政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横向分类,构建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教育,全日制本、专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四教”办学体制;尝试了“专业――技能――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学校多功能教室

学院座落在海淀区西三旗新都环岛南侧(建材城中路29号),现有各类在校学生700余人。学院设置金融、会计、2个系,学院教学生活设施设备与办学规模相适应,设有:学生宿舍(男女宿舍一个楼)、运动场、图书馆、计算机信息中心、金融会计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学院设有教学行政管理机构和党总支、校团委。多年来,北京金融学院作为民办非学历高等学府,始终坚持开展金融学院的全日制职业技能教育模式,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先后与北京市多家银行及金融机构、工商、通信等行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工商银行大堂引导员,民生银行客服电话接线员)拥有较深的行业背景,为社会输送近万名毕业生,(需要三年实习时间)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好评。先后荣获北京市教委等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的“北京市社会力量办学优良学校”、“先进民间组织”、“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学院立足北京,服务首都,形成了培养金融一线人才的强势“金融品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得荣誉

1997年学院通过了北京市教委对民办院校的综合评估,取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资格。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社会力量办学优良学校”。2001年北京市教委对北京地区民办高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时,被评为首批合格院校。2004年获得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事局授予的“北京市先进民间组织”的称号。2005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依法治校示范校”。2006年,北京市教委与民办教育协会联合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状况进行评估,我院受到教育专家组一致好评。

所获荣誉

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教育服务的社会效果,努力为金融行业及各经济部门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合作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金融行业急需的高层次金融人才。招收七届学生,毕业学生达1800多人,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骨干。现在各类银行担任行长、副行长职务的就占三分之一。学院在办学规模、教学管理及获得硕士学位等方面,在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全国教学点中名列前茅。

学院已成为英国会计、金融管理、商务管理、现代物流、采购与供应等专业的教学基地;取得了英语口语等级考试与培训、创新能力培训与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培训等资格,举办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每期培训量3000多人。

2005年学院为满足社会对高等职业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行了教学改革,在专业设置上突出了行业化的专业方向,职业化的课程设置,形成了职业基础课、岗位技能课和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方案,打破了以往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一技之长。

所获荣誉

多年来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是学院解决毕业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自1997年至2005年有八届本专科毕业生,在校内先后召开上百场招聘专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空间。

自2001年至2005年,金融、会计等专业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就业为378人,除此之外,录用毕业生的还有中国移动通信10086客服中心、计算机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100多个用人单位。

北京金融学院始终服务于金融行业和经济部门,为全国及北京市各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企事业单位输送了7000名急需的专业与管理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2002年学院获得“请家长放心,让同学满意”的优质、诚信、承诺的美誉。2004年被誉授予“北京市民最满意大学”的称号。

真金不怕火炼,这是我们金院人的座右铭。2011年,随着金融业发展的加速度,金院张开双翼,不断拼搏和挑战,迎接为了成就梦想而千里求学的每一位学子。

领导团队院长董久昌副院长李燕副院长刘彦平

董久昌

董久昌

董久昌,1927年出,山东荣城人,教授。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顾问,曾任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咨询委员。

1952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贸易经济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1973年1月,调北京市教育局工作,任政治处处长。

1979年7月,任北京财贸学院教务处长、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其间,创建《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编著《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概论》教材,为全国最早建立该专业的院校。主编《中国经济大辞库(工商行政管理卷)》、《中国工商管理知识大全》等著作。

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1994年,离休。

1995年,共同创建北京金融学院,任院长至今。

1998年,全国民办高等院校委员会授予“创业者”奖。

李燕

李燕

李燕,1948年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中文专业本科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货币银行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毕业。

1969年至1979年,在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工作,任厂党委委员、党总支副书记。

1979年至1990年,在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团委书记、政治理论系党总支副书记、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并在公共关系教研室任教。

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高教研究班进修高等教育学。在此期间,任《公共关系词典》编委。《公共关系实务》一书中承担写作。在《公共关系报》发表并翻译译“培养高级公关人员的途径”和“关于公关人员教育与培训的一场争论”。

1991年至1993年,在香港英发纸制品有限公司,任厂长助理,从事管理工作。

1993年至今,筹备与建设北京金融学院,1998年任学院常务副院长。其中,1995年任《现代家庭理财》丛书副主编,担任总策划,负责全书的框架理论及结构和统稿、定稿工作。

刘彦平

北京金融学院

刘彦平,生于1948年,祖籍河北省,中共党员,教学管理副研究员。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近四十年,有较丰富的教育及教学管理经验。取得北京师范学院物理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证书。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财务会计专科证书。1968年山西插队,兼任村小学代课教师。

1975年北京昌平县教师进修学校物理组任教研员,负责组织研究昌平教师进修和教学研究工作。

1985年调入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曾任干部培训处主任科员,负责过北京商业系统万人门店经理培训统考工作。市商业系统的大中型企业经理高级工商管理培训。

曾任北京高级财务管理学院教务长,负责英国会计师分会举办的ACCA中文项目培训等。

曾任商业经济系副主任,负责各项教学组织,学生管理等工作。多次接受市教委、国家教育部对学研的教学评估,并获得好评。

曾在《北京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试论教师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培养企业应用型人才》等多篇教学管理文章。

2006年,在北京金融学院任教学副院长。

上一篇:从来没有爱过你

下一篇:桃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