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音乐里的“远东之声”

时间:2023-02-15 09:39:06编辑:莆田seo君
蓝狄在“北大道17号”录音室工作的身影。牙买加华裔对于牙买加音乐的发展与品味,有着重要贡献。遥远的东方想象若以为牙买加华裔对这段音乐发展的影响只局限在商业层面,那就大错特错。藉由其音乐家及制作人的身分、品味评判的权威,更藉由他们在录音室的亲身实践,牙买加华裔也形塑并成就了雷鬼音乐的美学范式和意蕴。著名制作人如陈客礼以及赫曼·陈-骆依是最好的例子。在1970年代早期,Dub的初生时期,他们扩充了录音室混音座上音频调节的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正是身为制作人的陈·骆依,发现了以奥古斯塔斯·帕布罗为名号而震惊乐界的巨擘霍勒斯.斯沃比,并由此积极拥捧这股在之后掀起东方热的“东方之声”。这个听来有如命中注定的故事,发生在1971年的某天,当斯沃比走进了陈·骆依位于半路树的水瓶座唱片行,用一把塑料口风琴(melodica)为陈.骆依弹奏了几个随意的和弦。制作人没有不屑这个玩具一样的乐器所发出尖细、游戏般又极富异国情调的声音,而是立即为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安排了录音室。随着此次音乐火花碰撞而生的作品中,好几个乐曲的标题都暗指了对遥远彼方的向往,比如《中东舞步》(Middle East Skank)、《红海》(The Red Sea)、《尼罗河》(The River Nile)、《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以及《东方之歌》(Song of the East)等,这几个引用似乎也附和呼应了多年前《高塔》一文所影射的“陌生而凄婉”的声音。奥古斯塔斯·帕布罗如梦般的声音主要表现在其玄远遥深且流连不断的小调和弦、朴实地道的五声旋律、以及陈·骆依满载残响与回音的制作风格上。这张作品同时召唤了瓮声般的内在空间感,以及牙买加非裔族群憧憬归乡的广袤意象,一个迁徙而来的民族,渴望着重返其想象的非洲故乡。这样的向往也同样地被体现在牙买加黑人所信奉的拉斯塔法里教(Rastafarian)信仰中。而音乐,则是在其中展开了一个天地──一个地理位置不明确的错置地带,既不在牙买加此地、亦不在任何彼方。而《尼罗河之东》(East of the River Nile)这张专辑,象征着一个绝对的地峡,连接着遥远的非洲大陆以及陈.骆依祖辈所生活过的远东;由此,一个双重意义上的离散乐种,辗转在此间诞生。作者:安德鲁.琼斯(Andrew F. Jones)为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语言暨文化学院教授、华语学程首席;译者:吴至晨(Piin Shiuan Wu)为印第安纳大学民族音乐学/民俗学博士。原标题:《牙买加音乐里的“远东之声”》

上一篇:格林离开已是注定,勇士核心三人组最后一舞成定局!

下一篇:体验服3位英雄调整,大乔科技风新史诗超美,虞姬星传说配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