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最近这十几年间机动车被盗事件的确越来越少,当然还是建立在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变化从整体上看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眼的大量增加使得绝大多数城市治安越来越好。
汽车不是小物件,即便是奔驰smart重量也接近1吨了,也就是说无论多小的车都不可能被轻易弄走。如今城市中各类摄像头几乎遍布各个路段,甚至路边的商店、饭店门口也会安装摄像头。所以盗车难度大幅度提高,导致赃车产业链的产出环节成本提高,成本高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做的意义了。
记得零几年时咱们国内机动车被盗事件达到高峰,依稀记得2006年时达到52万起。而在那之后被盗事件大幅度下降,因为也正是从那时起城市中的摄像头开始增加。由于那个时期正赶上私家车的普及阶段,关于机动车买卖、管理等规则也越发完善,不断完善的规则使得赃车在售卖变现环节遇到阻力。因为不能变换手续的赃车很难在正规二手车市场流通。
这样一来赃车还是赃车,卖不上它该有的价值,偷车之人的收益就很少。简单点说就是如果把赃车可以获得一套合法的手续,那么它就可以按照合规车辆去售卖,价值也会等同于二手车的价格。但如果没有合法的车辆手续,那么它始终是辆赃车,在20几年前路面上这类车很多。因为那时候没有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买赃车上路行驶被发现的概率很低。
所以十几、二十几年前机动车偷盗事件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如今是数字化时代开没有合法手续的车子上道太容易被发现。所以最近这十几年来咱们东部机动车被偷事件大幅度降低。但是在咱们的中部、西部仍然存在一些,比如成都、兰州等地,因为距离青海、西藏等区域很近。那里地广人稀且摄像头比较少。
上文中提到的偷车、卖车过程仅仅是最低端的模式,风险大、收益低。而成规模的产业链模式则高明得多,只是一辆车从被偷到再次出售所经历的环节太多,一个环节点出问题则会导致整个产业链出现问题。下面笔者简单说说有规模的偷车产业链是如何进行操作的,通过这套流程出售的赃车是很难被发现的。
1.获取车辆手续:每年因为水泡、火烧、大碰撞事故导致损毁严重的车子很多。这些损毁严重的车子大都被保险公司定全损(按照车辆损毁前价值一次性赔付车主),订完全损后车主获得赔付,而车辆所有权则归于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当然不会将这些车直接去报废,那样回收的残值太低。而是会拆解、将一部分未受损的零件进行二次销售。而那些偷车的会出钱购买车辆手续。
2.按照手续车型去偷车:比如一个偷车的收到了一台16款卡罗拉的手续,那么他就会去寻找16款卡罗拉去下手。目的就是要利用收到的合法手续重新包装赃车。
3.给赃车改头换面:当偷车之人偷到16款卡罗拉后(仅是举例),就会将赃车送到下一个环节—更改发动机号、车架号。就是将赃车钢印铲掉,再用收来的车辆手续(以及几种编码)伪装赃车。之后进入整备环节,将赃车的外观、车漆重新处理,做到与之前收到的车辆信息一致(尽可能)。这时这辆赃车就等同于被赋予了新的身份。
4.按照正常车辆销售:做到这一步,这辆车已经算做所谓的合规,所以可以正常的进入二手车市场销售,卖到它该有的价格。比如一辆二手车正常售卖可以卖20万,而作为赃车销售最多3、4万,没人愿意买赃车或者说没人愿意因购买赃车惹上麻烦。
上述就是大规模偷车产业链的运营方式,需要进行多个环节的操作。看上去似乎并不复杂,但实际上牵扯人力、物力、各种资源并不少,而且还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因素。另一方面整个链条环节多又被拉得太长,链条中任何的一个点出现问题,那么必然导致整个链条的瓦解。而被从新洗过的车子虽然容易卖上价,但分利润的人也多,单人收益并不高。所以现如今这类产业链运营的偷车团伙也越来越少了。